近日,径南镇“爱心点亮微心愿 传递温暖正能量”系列活动顺利开展。省戒毒局、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省四所、省戒毒局干部管理学校、省纵向帮扶驻兴宁工作队等帮扶单位代表,径南镇人大主席廖胜光及镇相关部门同志、各村群众代表齐聚一堂,共同为困难群体的“微心愿”圆梦,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关爱。
机制领航,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作为径南镇“党员领导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核心载体,“周二上门去”机制为“微心愿”活动提供了精准高效的保障。每周二,镇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社区)干部及“两委”干部全员下沉网格,通过“分片包户+民情日记”制度,动态收集“群众心愿单”。今年第二季度,依托该机制,结合《径南镇2025年微心愿系列活动方案》,经“入户核实—需求筛选—资源匹配”规范流程,最终锁定14户家庭涵盖学习用品、生活物资等领域的21个迫切心愿,确保“群众点单”精准对接“社会接单”。
资源聚合,激活社会帮扶动能
活动现场,省戒毒局机关党委专职书记林立志、广东蕴德律师事务所党支部书记许霖鸿等代表为困难群众发放书桌、单车等心愿物资。“感谢叔叔阿姨送来的新书包,我一定好好学习!”困难儿童代表的发言道出心声。
此次活动不仅整合了省直单位、律所等帮扶资源,更通过“一呼百应”专班机制,联动民政、残联、妇联、教育、团委、司法所、平安法治办等部门建立长效对接渠道。自“周二上门去”机制推行以来,全镇已推动455件“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落地,其中273件通过社会力量协作完成,形成“干部下沉摸需求、部门联动聚资源、社会参与解难题”的闭环治理模式。
常态延伸,深化惠民服务实效
径南镇人大主席廖胜光在致辞中表示,“微心愿”活动是深化“四下基层”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镇将持续深化“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行动,通过“未呼先应”主动走访机制拓展心愿征集广度,同时,依托广东社工双百工程搭建爱心资源库,推动“季度集中圆梦”与“日常动态帮扶”相结合。目前,第三季度“微心愿”征集已启动,计划联动教育、医疗等领域爱心企业,重点聚焦困境老人助医、留守儿童助学等需求,让民生保障既有“及时雨”的速度,更有“恒温炉”的温度。
(为保护隐私,图片已打码)
活动最后,全体人员合影留念,镜头定格下群众的笑脸与满场温情。这场“小切口”的爱心行动,正通过机制化、社会化的路径,成为径南镇共建共治共享基层治理格局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