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六:聚力增进民生福祉,奋力开创共建共治共享新局面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1-12-10 10:14:46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八成以上财力用于民生建设,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一是强化社会保障。谋划办好各年度十件民生实事。优先稳就业,大力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9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推动各类兜底政策应享尽享、各项社会保险应保尽保,到2025年社会保险参保人数突破63万人,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持续完善基本医疗保险救助、医保支付、医药服务供给、门诊共济保障等机制。加快推动社会工作服务站(点)覆盖所有镇(街)村(居),加大留守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关爱救助力度,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推广医养康养、社区居家等养老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强化三孩生育政策配套衔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坚持“房住不炒”,科学有序释放土地空间,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完成棚户区改造1070套,扎实做好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二是繁荣社会事业。推进教育振兴。谋划实施文峰片区学校等新改建项目,至2025年至少新增2000个幼儿园公办学位、5000个义务教育公办学位和1200个普通高中公办学位,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问题。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实施“新强师工程”,大力培育名校名师名班主任,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至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80%以上普通高中建成“省一级学校”。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五育”并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保市高级技工学校成功创建技师学院、梅卫职校成功创建省重点中职学校,实现职业教育新突破。建设健康兴宁。力争新建市人民医院在2022年投入使用并启动创“三甲”工作,市第五人民医院在2023年成功创建“二甲”医院,实施市中医院、慢性病防治院、福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迁建项目,规范化升级改造一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专业人才引进培育,至2025年,力争每千人医疗机构床位提高至5.08张,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提高至2.8人、3.5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深化“三医联动”等改革,推进县域医共体运行。发展文体等事业。全面完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和服务点建设,打造版画展示培训体验基地和十里版画长廊,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深入推进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抓好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的修缮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力争国家级文保单位实现零的突破。做好“左联”文化弘扬工作。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助力梅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谋划建设1个综合性体育馆,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大力发展足球青训,配合梅州做好足球特区创建工作。办好梅州市第十届运动会。健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抓好国防动员,深化双拥共建,推进军民融合发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推动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区建设、统计、气象、方志、档案、保密等工作上新台阶。

      三是创新社会治理。坚持“五治”融合,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协调机制,压实首接首办责任,完成市群众信访诉求综合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实现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所有镇(街)、村(社)全覆盖,有序化解信访积案。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完善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法治化,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兴宁。深入开展“八五”普法,抓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实施。建强用好融媒体中心,有力推进“三好一正”。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营造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四是统筹发展和安全。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成果。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重大风险,力争2022年成功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强化财政预算绩效管理,严格管控政府债务,稳妥化解债务风险。加强金融监管,依法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守牢意识形态阵地。抓牢抓实安全生产,系统防范化解道路交通安全风险,强化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森林防火等工作,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及综合应急能力,坚决维护安全稳定。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