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对兴宁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第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0-12-24 13:57:24

温利香等代表:

    你(们)在市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期间提出《关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兴宁油茶产业的建议》已收悉,感谢你们对兴宁油茶产业的关心和支持!我局经结合实际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兴宁油茶产业现状

    经过前期大力推进兴宁“中国油茶之乡”等建设工作,当前兴宁市油茶种植总面积已达25万亩,主要分布在罗浮、罗岗、大坪、黄槐、黄陂、石马、叶塘、新陂、径南、刁坊、新圩和水口等12个乡镇。据统计,全市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基地有17个,其中5000亩以上的有8个;从事油茶种植加工的省级以上林业龙头企业有3家,省级以上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家;2019年,油茶种植企业采获鲜果超过6800吨,产油超过71.2万斤;注册有“六千岁”、“罗浮阳天”|“山茶树”、“名峰”、“泰狮”、“凤梧山”、“七条松”和“客清香”等产品商标。兴宁市茶油协会在2017年成立,在多方协作、共同努力下成功申请认定了“兴宁茶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

    二、聚焦提质增效

    我市油茶种植面积已经具有相当大的规模,但茶油产量却与种植面积极不相称,反映出我市油茶产业在经营管理方面遇到了困难,油茶产出效益不高,产业发展势头弱化。

    通过走访相关企业,我局了解到与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高度一致的情况:一是油茶种植管护投入大、产出效益周期长、成本高,企业难以承受大面积种植带来的持续高成本管护投入,进而或转向集中较小面积管理,或转向全面低频次管理,再加上前期选种不适配,造成我市低质低产油茶林较多、茶油价格较高;二是我市油茶较多地停留在种植和初榨油阶段,产业机构较为单一,相关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落后,在产品精深加工、产品种类拓展和产业链延伸方面不足,产品销售面拓展受限,产业整体效益较低;三是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品牌知名度不高,缺少在交通要道、手机通讯、酒店旅馆、旅游景点和餐饮服务等立体、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手段,油茶产业效益发挥受限。

    因此,当前我市油茶产业需要提高油茶种植经营管理质量、提升油茶产品加工质量管理能力和强化产品宣传力度以创造更高的产业效益,从而提振油茶产业。扶助兴宁油茶产业提质增效是我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今后的工作方向。

    三、工作措施和设想

   (一)积极申报低质低产油茶林改造项目。计划首期对兴宁市范围内分布在12个乡镇的3万亩低质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扶助油茶企业开展改造工作,以改善油茶林质量、增大挂果面积和提升茶果产量。目前,我局已将此项工作计划以市县涉农资金项目和兴宁市“十四五”规划项目的形式向上级申报,待项目获批后,将细致研究实施。

   (二)支持配合行业有关工作。今年6月份,根据省林业局扶贫济困活动安排,我局组织相关企业到省林业局大厅展销茶油、铁皮石斛和林下蜂蜜等特色林产品,产品受到购物者的欢迎,同时也取得了向外宣传的效果;7月份,我局领导和相关负责同志参与了兴宁茶油协会组织开展的油茶种植培训活动,为此次活动开展发挥联络协调作用;9月份,按照上级通知要求组织油茶骨干企业负责人参加湖南长沙举办的经济林政策与技术培训班。

   (三)发动企业申报省级林业企业,争取政策倾斜。今年,兴宁市有5家油茶相关企业参与申报广东省林业龙头企业,获得认定的企业将在有效期内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申报财政贴息等方面得到优先安排。

   (四)强化食品安全监测工作。结合广东省、梅州市和兴宁市食品安全工作要求,开展对我市油茶籽等食用林产品产地环境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同时强化与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联动合作,确保我市茶油等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此项任务即将实施,届时我局会对兴宁市重点油茶企业和种植大户开展相关监测工作。

   (五)今后的工作设想。一是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兴宁茶油协会发展壮大,为我市油茶企业创造外部科技支撑和内部交流合作支持。二是围绕提质增效,扶持企业加强产品研发、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协助行业协会搭建统一的茶油销售平台,加大产品宣传力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做大做强企业和品牌,促进兴宁油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上答复如有不妥,请指正。

          


                                                            兴宁市林业局

                                                            2020年9月25日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