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技人员把脉问诊助丰产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梅州日报 发布时间:2021-03-10 17:12:39

  2021年3月10日,《梅州日报•今日兴宁》刊登了《牛年说<牛>----创新发展拓荒牛》专题文章,其中《农技人员把脉问诊助丰产》详细介绍了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石坤华同志和张振平同志的先进事迹,现将专题文章转发,希望在新征程中涌现更多的拓荒牛,拼搏奋斗,勇于创新,为推动我市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就像‘老中医’一样。”张振平这样总结他们的工作。在田间地头“望闻问切”,把脉问诊,破解农技难题,为农民作技术培训和推广……这就是农技人员的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平日里对农作物的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石坤华补充说。

  石坤华和张振平,一个是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站长,一个是兴宁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一个是推广研究员,一个是高级农艺师。

  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技术。多年来,以石坤华和张振平为代表的农技人员以农业新技术推广、农民素质提高为己任,风里来,雨里去,晴天一身汗水,雨天一身泥水,为兴宁全市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

  1986年,石坤华从梅州农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基层进行工作,立于田间地头,讲农民话,干农民活,解农民事,渐渐累积了丰富的农事经验,尤其在防治病虫害方面。

  “防治病虫害,需要喷洒农药,农药的品种、浓度很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天气时节,只有抓住有利天气时机喷洒农药才能让庄稼有个好收成。”石坤华告诉记者,他们农技人员,需要时常走入田间地头,现场向农户讲解各种农作物的病害和发病植株的辨别方法,赠送防治指南,指导田间管理。2011年,他被国务院评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

微信图片_20210310180125.jpg

  兴宁市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是生产富硒大米的优质基地。袁隆平科研团队连续5年在兴宁市开展水稻良种种植试验示范,在2016年创下华南双季稻产量世界纪录。2020年,兴宁“19香”丝苗香米年亩产创下双季稻香米年平均亩产量世界纪录。这背后都少不了兴宁市农业农村局农技人员的身影。“配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华南农业大学等技术支撑单位开展良种试验。”张振平告诉记者,此外,农技人员要推广新品种、新农药、新技术、新农机。“选用良种,指导农户把农技农机结合起来,提高产量产值。”张振平补充说。

  从事农技推广多年,张振平也发现了一些新变化:过去是农民的接受能力低,传统思维不好改;现在是农民尝到科技的甜头,看到了种粮增收的希望,都愿意配合农技人员的工作。“大家接受新的东西都需要一个过程,农民从不理解到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张振平笑着告诉记者,“其实,做这一行是越学越爱,当有成果的时候,看到丰产的时候,心里会有莫大的成就感。”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大忙时节,他们又走进了田间地头,开展指导服务,全力做好春耕生产“应用题”。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