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宁
36°
高温
兴宁
15:00发布
兴宁
15:00发布
36 °
多云
西南风 1级
空气优 43
相对湿度 45%
高温
今天
多云
26°/37°
周三
阵雨
26°/36°
周四
中雨 / 多云
26°/33°

繁體 丨 手机版 丨 RSS订阅 丨 无障碍浏览

首页 > 招商引资 > 投资指南

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发展规划纲要(2019—2024年)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20-04-03
[字体:  ]

  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发展规划纲要

  (2019—2024年)

  建设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是兴宁市人民政府在对互联网经济特点、兴宁已有产业基础和人才优势进行综合分析后作出的“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重大战略举措。产业园实施人请进来、企业请进来、资本请进来、产业请进来“四请”工程,重点吸引软件开发、大数据应用、域名商标设计服务、网店经营服务、游戏开发、电子商务、新媒体、云服务、智慧城市系统集成、在线教育等互联网行业企业和资本进驻,达到聚才引智、招商引资、产业汇聚和产业升级的目的,实现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推动兴宁市地方经济“换道超车”、高质量发展。

  一、背景与条件

  (一)园区发展背景。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让人类快速进入了数字经济2.0时代。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和全球经济增长新的“火车头”。

  2015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互联网+”正式成为国家战略。为解决广东省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2019年8月,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强调加快构建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

  响应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号召,梅州市委市政府起草了《梅州市实施五年实体经济大振兴战略 加快构建“5311”绿色产业体系实施方案(2019—2023年)(征求意见稿)》。在2019年10月举行的“2019梅州互联网大会”上,梅州市委市政府发布了《梅州市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措施》《梅州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扶持措施》多项互联网产业扶持政策,兴宁市委市政府也同时发布了《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4)》《兴宁市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纲领性、政策性文件。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的规划建设是兴宁市委市政府落实上述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若干措施的一次重要行动,其目的就是通过采取内聚外引、整合资源、营造氛围等措施,通过产业园这个纽带,加强与在外兴宁籍互联网企业的联系,推动在外兴宁籍互联网企业的项目回归、技术回归和人才回归,彻底改变已有的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存在的企业数量多但规模小且分布散、从业人员众但高端人才缺的现状,将兴宁互联网企业原有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规模优势、范围优势和品牌优势,将互联网产业培育成为兴宁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培养成为兴宁市新的城市名片。

  (二)园区发展条件。

  1、交通区域优势。

  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拟规划位于兴宁南部兴城中心区,距离梅河高速西出口2公里,具有先天区位优势。

  产业园位于兴宁大道西侧、亲水公园河畔,依附“四馆一场”,紧邻兴宁南部新城住宅区和城市配套,拥有成熟的商圈气息、独特的创业氛围和开阔的空间延展度,有利于集聚互联网人才,发展互联网生态圈,激发互联网创造力;同时依托良好的文化氛围和人群互动,产业园能迅速提升社会认可度、企业依存度和品牌传播度。

  2、产业基础优势。

  到2018年底,兴宁市有注册的互联网商家 1337 家,其中企业 543家、个体户 794 户。较有影响的企业或品牌如:推瓜网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专注商标设计与交易,预计到2021年,平台商标自有量和注册量将成为国内行业第一名,平台估值50亿元,有望成为国内知识产权第一股;梅州市天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核心产品“看店宝”占据淘宝卖家三分之二的市场,位列国内淘宝数据分析产品首位。

  在城区方圆10公里范围内,兴宁市拥有200多家互联网公司,包括一批优秀的创业公司,如微康网络、广东壹号、兴宁圈子网、奇艺网、兴宁A8、帮啦网络等。公司业务涉及电子商务、数字通讯、数字经济、软件开发、域名商标、网店经营、游戏开发、新媒体、云服务、智慧城市、移动办公、在线教育等领域。

  在电商方面,到2017年底,兴宁市本地电商企业达到285家,电商交易额突破了5个亿。规模较大的电商企业如化妆品产销企业----梅州市白里透红化妆品有限公司。全市有31个遍布城乡的邮政营业网点、269个邮政电商为民服务中心和130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点,快递乡村服务点覆盖数位居全省前三位。

  在外的兴宁籍互联网企业数量更多,很多企业已经成为了国内龙头企业,如:总部位于厦门的4399集团,是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平台运营商,集团员工达2500人,年缴税收过亿;总部原位于东莞的广东一一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云存储、云服务提供商,现已完成股改,向IPO冲刺;总部位于东莞的广东爱瓦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经新三板挂牌。业内有影响的兴宁籍互联网企业还有:上海的胜日科技,广州的选师无忧、轩辕网络,深圳的微讯科技、乐唯科技、优必选等。

  3、人才储备优势。

  兴宁市本地互联网从业人员有3至4万人,他们集中从事电子商务、数字通讯、数字经济、软件、域名商标、网店经营、游戏、新媒体、云服务、智慧城市、移动办公等领域的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本地互联网从业人员数量众多,是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建设最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外创业和工作的兴宁籍互联网人才更多。他们年轻有为、嗅觉敏锐、视野开阔,有技术、有经验、有资金、有想法,很多已是能统领三军的行业领导者或高管。他们心系家乡,拥有服务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是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上水平、上档次、做强做大可依赖的智库。

  4、政策保障优势。

  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意见》、梅州市委市政府发布的《梅州市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措施》《梅州市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若干扶持措施》以及兴宁市委市政府发布的《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4)》《兴宁市扶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纲领性、政策性文件是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建设的政策保障,能为产业园发展保驾护航。产业园建设采取政府牵头、政府背书、企业唱戏的方式,采取“营造氛围、搭建平台、内集外联、扶持发展”的措施,政府通过出台并落实系列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和措施,让本地和国内优秀的兴宁籍互联网企业汇聚产业园,大家抱团取暖,分享产业园营造的规模效应、范围效应和品牌效应等红利,实现共建、共享和共赢,做大做强兴宁市互联网产业。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

  (一)总体思路。

  围绕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总体战略和《广东省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8-2025)》,响应梅州市构建 5311 绿色产业体系指示精神,深耕互联网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为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为将兴宁打造成为梅州副中心城市提供新的产业支撑和动能。产业园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驱动”的发展原则,抢抓互联网产业发展机遇,着力引进领军企业和核心品牌,重点培育本地优势企业和新兴潜力企业。以推动互联网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发展为重点,以发展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的“互联网+”产业新业态为抓手,把兴宁打造成为粤东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高地和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

  产业园以互联网产业为核心,推动企业、资本、人才和信息“四维”融合,倾力打造“创新、创业、生态、智慧”园区。产业园积极构建创业创新生态链,培育园区企业共建、共享和共赢的土壤,最终形成园区龙头企业“顶天立地”、“小微企业”铺天盖地、小巨人企业突飞猛进的大好局面。

  (二)战略定位。

  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力争五年内将自身打造成为粤东互联网区域中心、粤东科创中心、粤东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园区、梅州互联网总部经济产业集聚区、省级互联网示范园。

  (三)发展目标。

  通过 5 年的建设,力争入园企业数达 200 家,其中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业务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3-5家,实现业务收入 10 亿元以上;培育 2-3 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 1-2 个国内著名商标或品牌,培育2-3 个广东省级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互联网与农业、互联网与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将互联网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升至 30%以上。

  三、产业发展方向

  为更好贯彻落实梅州市构建 5311 绿色产业体系,深耕互联网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构建“一城一廊一带”发展格局,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根据《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和《梅州市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若干扶持措施》,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产业发展导向概括如下:

产业

门类

发展重点

鼓励类

软件类

操作系统工具软件、电脑及移动终端管理软件、数据库工具软件、大数据分析软件、行业应用软件、软件开发支撑软件、开源社区、云计算管理工具软件、网络安全软件、嵌入式软件、数字通信软件、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提质的互联网应用产品等。

服务平台类

电子商务、数字文创、在线教育、在线支付、数字媒体、知识产权、数字资产、网络游戏、新媒体运营等。

应用服务类

金融服务、科技服务、商业服务、商贸服务、医疗教育服务、人力资源服务、文化娱乐服务、旅游等。

限制类

国家和省市限制发展的产业;

内容生产不符合核心价值观导向的产业;

供过于求、技术档次低的产业。

禁止类

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

国家和省市明令禁止、淘汰的产品;

国家法律、行政法禁止的项目。

  四、产业布局

  (一)互联网创业中心。集聚互联网创业创新人才来园创业,支持高端人才、回乡人才、大学生和小微企业到园区创新和创业。对于创新团队在创业中心设立的互联网独立法人企业,其创业项目通过评估的,园区企业可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二)互联网人才培训基地。鼓励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为园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鼓励国内外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来园区开展培训、实训等相关人才服务工作。鼓励园区企业开展高层次研修和培训活动,园区定期举办面向全省高校、互联网企业及相关机构的开放式专题培训和论坛。对自建培训机构并向园区输出人才的企业,将按人才培训引进的相关政策给予适当扶持。

  (三)互联网企业孵化基地。园区开设互联网企业孵化基地,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园区支持鼓励初创型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对从事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类企业进行扶持;对电子商务、数字文创、软件开发、新媒体等企业实施一系列孵化政策,并提供创业基金、创业场地、创业培训与咨询等服务。

  (四)总部经济集聚中心。园区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对引进总部型互联网企业给予专项奖补。加快兴宁自然生态资源、客家文化资源、商贸物流等传统优势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全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以技术创新与应用服务为核心,打造兴宁总部经济发展新平台,使其成为兴宁企业价值链中知识含量最高的区块。

  (五)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园区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发展农村电商、国内电商及跨境电商。园区加大引进大型电商企业运营中心进驻力度,同时培育本地平台类电商和小型电商发展。对电商的物流成本和税收给予一定补贴,对自建电子商务服务平台企业给予奖补。

  (六)互联网软件研发中心。鼓励互联网企业进行软件开发和服务,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对取得专利的产品给予一定奖励,对高新技术企业给予研发经费支持。

  (七)互联网+传统产业融合发展中心。以市场需求为牵引,积极培育推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创新产品和服务,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医疗、交通、农业、金融、物流、教育、文化、旅游等传统产业集成融合发展。重点支持“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和“互联网+文化旅游”。建立大数据中心,为智慧城市、数字政府及电子商务等行业提供支撑。对传统产业企业应用新技术进行融合创新发展给予专项支持。

  (八)数字资产交易中心和平台中心。鼓励商标、网店、域名等数字资产交易;鼓励互联网企业开展应用创新,开发新的商业模式和业态;支持企业在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媒体、网络广告等细分市场做优做强;鼓励企业开发网络内容衍生产品,加强动画业衍生产品、游戏衍生产品、游戏周边服务、网络教育等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推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开展网络剧、微电视、微电影等原创视听内容创作,创新视频服务商业模式。对企业建设智能终端应用测试平台、内容存储分发云服务平台、专业性实验室等公共技术平台给予奖补。

  五、产业支撑

  (一)本土互联网企业是园区发展基础。

  兴宁市现有注册的互联网商家1337家,其中互联网企业543家、个体户794户;城区互联网企业有200多家。企业业态丰富,发展势头良好,业务涉及电子商务、数字通讯、数字经济、软件开发、域名商标、网店经营、游戏开发、新媒体、云服务、智慧城市、移动办公、在线教育等领域。

  兴宁市电商企业发展迅猛,2018年电商交易额突破20亿。全市有 31 个遍布城乡的邮政营业网点,269 个邮政电商为民服务中心, 130 个阿里巴巴农村淘宝服务点,快递网点乡村覆盖数位居全省前三位。兴宁市电商产业已形成了以国家级农村电子商务综合示范县为引擎,以兴宁市电商示范基地为孵化基地,以中国邮政“邮乐网”为平台,以农村淘宝、广东壹号仓储为补充的辐射城乡的电商网络。

  (二)在外兴宁籍互联网企业是园区发展壮大的催化器。

  兴宁籍人士在全国各地创办的互联网企业有上万家,在梅州乃至全省范围内拥有极高的占比。不少企业不仅技术含量高,而且已上规模,很多企业年产值已上亿。园区实施人才“归根工程”,出台系列奖励和优惠政策,对互联网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和领先企业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吸引人才和资源回流,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生态功能区的发展定位和“一城一廊一带”的战略布局为园区发展指明航向。

  在中共梅州市委七届五次全会上,梅州市委确立了“立足构建全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建设生态功能区先行地,当好绿色发展引领者”的绿色发展指导思想,明确了培育绿色低碳新型工业、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生态富民强市产业路径,为兴宁市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将遵循兴宁“一城一廊一带”的发展格局,围绕兴宁市建设“工贸新城·智慧兴宁”、打造梅州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实施互联网与绿色低碳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以重点发展互联网产业、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为主线,做大做强兴宁市互联网产业,为兴宁地方经济实现“换道”超车、高质量发展提供动能。

  (四)良好的工业基础和营商氛围为园区融合提供支撑。

  兴宁自古便是商业聚集之地,商贸业发达,在外有“无兴不成市”之说,县城素有“小南京”之称。历史上,兴宁电机厂、无线电厂、球阀厂、通用机械厂等八大厂家曾被中央有关部委和省政府列为定点厂,“口得福”味精、不锈钢球阀、水轮发电机等众多产品曾获省部级优质产品称号。兴宁也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油茶之乡和全国重点产茶县,同时还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杯花舞)之乡、中央苏区县、南粤古驿道重要站点,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丰富。传统特色优势产业为园区开展“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医疗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知识产权”和“互联网+文化旅游”等传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支撑。

  六、发展思路

  (一)把握发展主动性,抢占市场新高地。

  1、加强交流合作,办好用好梅州互联网大会(MIC)这个平台。2019年10月14日召开的2019梅州互联网大会(MIC 2019)以“聚才引智·互联共建”为主题,共有1500名行业嘉宾和400余家企业参会,规模大、规格高、社会反应强烈。产业园将围绕梅州互联网大会这个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协会等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与参会兴宁籍企业家、专家学者和行业大咖的沟通联络,做好互联网行业优秀乡贤和从业人员沟通、交流和合作的桥梁。充分发挥兴宁籍在外互联网企业和人才数量多的优势,加大与在外乡贤企业主动对接、主动服务的力度,推动合作项目早日落地见效。着力打造产业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为入园企业提供专业服务。进一步优化服务质量,拓展资源空间,提升园区的孵化能力。

  2、加强互联网生态建设,推动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发展规划、互联网产业扶持政策、互联网产业发展基金尽快落地见效。充分发挥产业园的平台载体作用,引导互联网企业进驻园区,着力引进一批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通讯、电子商务、游戏应用开发、新媒体、在线教育等项目,在园区资源配置合理的前提下,主动下移重心,贴近企业,包装项目,对接资源,输出服务,致力于构筑一个开放化、多元化、专业化的园区生态系统,为园区企业集聚裂变增加新动能。进一步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 应用步伐和4K 电视网络拓展应用。在企业融资、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更大的政策支持,不断培育和激发互联网产业的新活力、新技术、新模式,拓展互联网产业的新服务、新业态、新空间。

  3、加强互联网拓展应用,以“互联网+”提升经济活力。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互联网已加速从生活工具向生产要素转变。产业园将紧跟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发展步伐,大力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利用互联网带动兴宁市工业、农业、旅游、康养、文创等传统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线,推动兴宁市运动休闲服饰、工艺品等传统行业发展,打造制造与服务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网络服务体系。培育柔性化制造、数据分析服务在线化销售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制造业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进一步夯实“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内涵,让特色农产品、现代农业生产搭上互联网的发展快车。

  (二)把握发展灵活性,创新创意谋项目。

  兴宁市互联网产业园深入理解并把握互联网+创业创新的每一个环节,从理念、创意、实践、孵化到市场拓展、成长追踪,为园区企业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力量驱动和营养保障。

  ——互联网+创业。依托互联网产业优势,建设互联网产业园区,创建互联网经济创新示范区。发展众创空间、创业学院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壮大创业导师队伍。支持建设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为创客提供工作场地、数控机床、集成电路、设计软件、硬件设备、团队运营、资金扶持、产品推广等项目孵化服务。发展互联网与实体相结合的众创金融平台,探索推出创业创新融资价格指数,为互联网项目提供网上融资支持。

  ——互联网+创新。利用互联网,加快产业集群、专业镇协同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企业协同创新能力。实施互联网创新计划,扶持创新型企业、创业者、大学生开展产品、应用和模式创新。发展开源社区、社会实验室、创新工场等互联网创新平台。支持开发互联网APP新应用,创新购物、娱乐、旅游等网络消费模式,开发交通、连锁商业、居民缴费等移动支付应用,开展房屋短租、拼车、家政等共享经济业务。支持创新企业和精英开展产品合作研发。举办互联网创新大赛,推动互联网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

  (三)把握发展互动性,联动八方聚资源。

  活用“共享共赢”、“无边界”、“粉丝经济”等互联网思维核心特质和创新方式,将产业园内优质互联网资源和力量整合优化、倍增利用。

  ——互联网+生产制造。建设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重点在机电、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纺织、工艺等行业开展机器人应用,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融合试点,培育发展网络协同制造,建设“工业云”平台,开展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试点,发展基于工业大数据分析的工艺提升、能耗优化、过程控制优化等智能决策与控制应用,发展智能监测、远程诊断管理、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应用,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农业生产。结合兴宁市创建农业科技园和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活动,推进科技信息进村入户,带动全市农业信息化发展。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加快智能传感器、卫星导航、地理空间系统等技术应用,增强对温度、湿度、光照、土壤等农业生产环境的精确监测能力,提高土壤配方施肥、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智能化水平。研发制造农药喷洒无人机、智能拖拉机、自动插秧机、自动收割机等智能农业机械,发展自动灌溉、自动施肥、自动喷药等智能农业生产模式。建设具有信息服务、生产调度、经营管理、资源利用等功能的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互联网+农产品流通。重点扶持省农业名牌产品生产企业,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应用,建设镇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加快建设网上农产品交易平台,发展生鲜速递、特产专卖等农产品定制开发和互联网直销运营模式。支持农业企业开办“农家网店”,发展特色农产品在线营销。鼓励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建立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平台,开展粮食、食用油、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重点监管农产品的电子追溯,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

  ——互联网+物流平台。加快兴宁市智能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加大对国内大型现代智能物流企业的招商力度,推动国内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市专业物流平台、车载平台的对接,推进货运车辆与仓储设施、配送网点的信息互联,实现供需信息快速匹配。依托智慧物流平台大数据体系,建立物流诚信信息平台,维护物流市场良好秩序。

  ——互联网+物流服务。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北斗定位系统等技术,推进制造业物流、农村物流、电子商务物流、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智能化,发展精准服务、体验服务、聚合服务等物流新模式。运用互联网发展物流金融、物流保险、在线交易、结算支付、物流配送等物流新服务。

  ——互联网+教育。实施互联网乡贤企业回归工程,大力支持轩辕教育等企业在兴宁建设在线教育平台。开发教育大数据库,推进各级各类优质教学资源联网共享。针对偏远农村地区师资欠缺的教学点,积极探索推进依托互联网与城市学校异地同堂上课等网上教学模式。支持学校、社会培训机构建设网络培训平台,推广“虚拟大学”模式,开发在线教育APP,开展移动教学、远程教学、视频教学、名师教学。推广“移动个性化学习终端”、“电子书包”等学习工具,引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海量信息资源开展自主式学习。

  ——互联网+文化。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互联互通,建设公共数字文化云平台和网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美术馆。完善公共文化供需对接平台、“手机图书馆”,发展在线院校、在线书店。建设数字出版基地、数字出版内容平台和互联网文化产品交易平台,发展网络新闻出版、社交、文学、影视、戏剧、艺术、游戏、动漫等互联网文化产品。

  (四)把握发展开放性,跨界融合破边际。

  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台,要用开放的眼光实事求是规划“园区形态”。产业园坚持“走出去”战略,用“无边界”理念,主动与产业、市民生活的各个层面发生关系,解决问题。一方面拓展市场空间,另一方面为互联网产业争取群众基础与社会支持。园区不仅要拆除网络虚拟空间的“围墙”,也要打破思想的“围墙”,要做“企业服务的保姆”。

  产业园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为载体,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2019梅州互联网大会签约项目的落地建设,依托乐唯科技、瑞可科技、爱瓦力等平台资源优势,建设集物流、交易、服务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综合平台,加快电子商务示范进农村建设;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应用电子商务开拓国际市场,支持商贸企业面向海外市场开展企业对企业(B2B)、企业对客户(B2C)的海外贸易服务。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