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4810072289642/2022-00020 分类: 其他、其他
发布机构: 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2-02-14
名称: 【新春走基层】“小能量”焕发基层警务“强动能” 走近最美基层民警刘辉泉
文号: 发布日期: 2022-02-14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新春走基层】“小能量”焕发基层警务“强动能” 走近最美基层民警刘辉泉

发布日期:2022-02-14  浏览次数:-

  2022年,这是刘辉泉从警的第五个年头。短短几年,刘辉泉已成长为兴宁大坪派出所公认的业务“多面手”,负责户政、内勤、执法办案及社区服务工作。他像一台“发电机”,从细节着眼,推动基层警务工作改革,为基层派出所的高效工作持续“供电”,激发着传统警务工作模式的强劲“动能”。

  图片

  面对记者,刘辉泉却说:“我个人的‘能量’只能算是‘小能量’。”“小能量”也有大作为,在基层警务改革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刘辉泉,近年来连续获得兴宁市公安局嘉奖、2020年度兴宁公安“二十佳民警”和2021年度梅州公安“最美基层民警”荣誉称号。

  01

  “办案就像一场斗智斗勇的‘赛跑’”

  “办案就像与嫌疑人进行一场斗智斗勇的‘赛跑’,而我的目标就是跑赢嫌疑人……”

  说这话时,刘辉泉的眼神坚定而勇毅。

  2020年6月25日,警方追踪到此前在兴宁涉嫌贩毒的一名嫌疑人下落。接到异地抓捕命令的刘辉泉跟随兴宁市公安局禁毒大队民警马不停蹄地奔赴广州,蹲守在广州越秀区杨箕某小区。那一蹲就是7个多小时!从中午1点到晚上8点,藏在小区隐蔽角落的刘辉泉,一刻也不敢眨眼。

  图片

  刘辉泉为吸毒前科人员验毛发

  夜幕中,隐隐约约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往蹲守方向走来,刘辉泉再三确认其身形和五官特征是嫌疑人无误后,当即与同事们实施抓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去。狡猾的嫌疑人立马意识到不妙,拔腿就想跑。来不及多想的刘辉泉立即飞身扑过去,一把压住嫌疑人。嫌疑人被控制在地上,却仍然拼命挣扎,试图反抗。

  为了避免嫌疑人掏出凶器,刘辉泉用身躯牢牢压住他,并将腾出的两只手大力控制住嫌疑人的双手。随后,其他同事即刻用手铐控制住了嫌疑人。至此,该涉嫌贩毒的嫌疑人被抓捕归案。嫌疑人对其违法犯罪的行为供认不讳。

  这几年,刘辉泉与同事们并肩克险,与嫌疑人斗智斗勇,先后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7人,破获刑事案件8起,治安案件13起。

  02

  “知道从哪里来,明确到哪里去

  图片

  刘辉泉上门调解纠纷

  2022年除夕,正值万家团圆时,却是刘辉泉最忙碌之时。他刚化解完一起邻里纠纷,又接到一个报警,称另一个村发生一起家庭矛盾,夫妻双方因孩子发生争吵,甚至动手。刘辉泉与同事立即驾车赶往现场,同时马上与当地村(居)委取得联系,快速上门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化解工作,确保“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有效维护当地镇村新春佳节的和谐稳定环境。采访中,他却这样告诉我们:

  “前辈们用他们为革命所流的血,告诉我们——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又该往哪里去……”

  这也是刘辉泉在罗屏汉故居,作为大坪派出所的红色宣讲员时,为全所党员民辅警所分享的党史学习心得。

  图片

  2020年,大坪派出所开始创建“红色标杆派出所”。作为创建工作攻坚小组成员,刘辉泉创造性地将红色文化融入警务工作中,提出“一讲一学两做”模式——讲红色党课,学红色文化,做“红色服务队”,做党员先锋。2021年,大坪派出所因创建模式典型及成效突出,成为梅州市7个被挂牌授予“梅州市公安机关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单位”的派出所之一。

  图片

  刘辉泉为大坪中心小学学生分享红色故事

  图片

  由刘辉泉牵头组织的“红色服务队”,将学校课室、村社田埂、厂房宿舍作为他们的“三尺讲台”,讲台上既讲演着革命先烈忠诚担当的精神,又宣讲着反电诈、防溺水、拒毒品、防盗抢等关切居民生活的法律、防范知识。知识问答、寓教于乐的形式,让红色宣讲、法制教育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图片

  大坪镇下辖38个村(居),地域广,而警力有限。结合“红色标杆派出所”创建工作,刘辉泉将38个村(居)警务联系点引入创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打造大坪派出所+罗屏汉故居红色服务站+38个村(居)警务联系点的“1+1+N”警务结构。这种结构模式,有助于基层警务对辖区居民的需求收集和前沿服务,对于辖区邻里矛盾纠纷更是起着快速排查、就地化解的作用。2021年,大坪派出所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3起,化解率达100%,有效激活了公安基层工作活力。

  03

  “把群众当家人,才能解民忧

  图片

  乡镇派出所人手有限,一警多能是常态。凭着对工作满腔的热情,刘辉泉很快挑起了大坪派出所户籍工作的担子。

  一个星期四,正在办理户籍业务的刘辉泉接到某村民电话,其自称在外地打工,工作日无法前来办理户口迁移业务,请求刘辉泉周五延迟下班为其办理。考虑外出务工人员不便请假、车旅奔波的问题,刘辉泉当即决定放弃周末休息时间,于周六为罗某办理了户籍业务。

  图片

  感激不尽的罗某为“耽误民警休息时间”向刘辉泉频频表达歉意。但这次的业务办理经历让刘辉泉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为有需要的群众增设一个特殊的窗口?

  刘辉泉注意到,工作日开放的户籍窗口,使得上班族往往要专门请假来办证。利用社区服务的时间,他走遍了大坪镇38个村居委,发现经常有一些孤寡老人因身体原因无法亲自领取身份证和户口簿。

  “只有把群众的事当家事,把群众的书信当家书,才能真正解民忧……”

  为了切实解决群众在办证方面的心头事、烦心事,结合当地户籍窗口模式和派出所出警模式,刘辉泉提出了预约节假日办证的想法,得到了所长的支持,并迅速制定了这一制度。同时,他还制定了为老人预约送证上门的制度,当有行动不便的老人需要领取相关证件的时候,当日值班处警的民警便可将证件亲自送到老人家里。

  图片

  自2019年7月以来,刘辉泉在户籍窗口为大坪群众办理各类证件超6000张,出具各项证明1242张,窗口服务工作实现零投诉,赢得了辖区居民的广泛赞誉。

 除夕至今,刘辉泉跟同事们坚守岗位,坚持为民真心,为群众紧急办理相关证件、出具相关证明等25份,用实际行动应民声,解民困,用真心换真情,搭建起这个冬日里的温暖“窗口”,时时传递为民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