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规章库

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人民政府信息公开

索引号: 11441481007229078K/2021-00207 分类:
发布机构: 梅州市兴宁市水口镇人民政府 成文日期: 2021-11-02
名称: 兴宁市水口镇简介
文号: 发布日期: 2021-11-10
主题词:
【打印】 【字体:    

兴宁市水口镇简介

发布日期:2021-11-10  浏览次数:-


  头像3.jpg


  水口镇位于兴宁市最南端,素有“南大门”和“司城”之美誉,处于梅县区、兴宁市、五华县、丰顺县的交界地,东邻梅县区畲江镇,西连五华县河东镇、水寨镇、郭田镇,南靠丰顺县建桥镇,北接兴宁市新圩镇、坭陂镇,是原“四县八乡镇”的交通枢纽和商品集散地。


  水口镇政府距市区约28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228.85平方公里,下辖38个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约8.3万人。是“广东省教育强镇”、“广东省技术创新专业镇(工艺品)”、“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卫生镇”,是梅州三大古镇之一和广东省首批规划的中心镇之一。



  2004年10月,水口镇由原水口、下堡、宋声三镇合并而成,成为兴宁第二大镇。境内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兴畲高速、兴华高速、G355线、S120线、S225线和梅华公路横跨全镇,梅江、琴江、宁江交错贯穿而过;在陆上交通欠发达的19世纪,是兴宁南部重要的水上商品集散地。

  


已编辑图片

水口二桥


  水口镇属红色革命老区,具有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1929年,在宋声成立了兴宁县第一个区苏维埃政权,孕育了著名烈士、兴宁第二位县委书记刘光夏和开国中将邓逸凡等革命先辈。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宋声革命烈士纪念碑是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桥头堡”。2017年,光夏村被定为第二批“红色村”,光夏小学被授予“红军小学”称号。2020年7月,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获评首批“梅州市党员教育基地”。2020年8月,光夏村获评首批“广东省红色村党建工程示范点”。2021年6月28日,兴宁市党史教育馆在光夏村揭牌开馆。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兴宁市党史教育馆


  水口镇四面环山,地形起伏较大,境内有著名的自然旅游胜地狮子岩风景区,狮子岩海拔889米,是兴宁的第二高峰,山上植被非常丰富,气势奇伟。依托狮子岩,引进了总投资30亿元的宋声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已建成宋声书院。因其海拔高,也形成了新坪、坪畲两个高寒山区村在农业生产上出现一年一造的特殊景象。


2.jpg

水口镇宋声狮子岩风景区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水口镇宋声书院


  水口镇工艺生产历史悠久,尤其以下堡的藤器业最为出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冲击,藤器业也在不断创新。近几年来,水口镇政府扶持一批工艺企业转型升级,实现从“工艺之乡”向“省技术创新专业镇”的华丽转身,生产的手工艺品远销欧美各国,深受客户青睐。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已编辑图片

水口藤器


  水口镇美食众多,如盐蘸鸡、狗肉煲、白切鹅、鱼生等,都是极具本地特色的食品。白切鸡在清朝时期便有“太羹元酒之味”美誉,而水口盐蘸鸡,是用好食材和传统烹饪技艺做出来的白切鸡,表皮淡黄发亮、肉质嫩白,配上粗盐或蘸料,皮滑肉爽,满口飘香。


3.jpg

水口镇盐蘸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