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1日是 第28个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 今年主题是 “知彼知已 早诊早智”, 号召通过知识的力量宣传, 启发大家认识到失智症的预警信号和及时诊断的重要性, 以帮助人们在寻求有关信息、 建议和支持以及潜在的诊断时, 能够更好地去准备、计划和适应。 什么是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症是世界第一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也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约1000万人,居世界之首,且仍在快速增长,预计至2050年将达3000万。 老年期认知障碍,即俗称的“痴呆”有多种分类,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血管性痴呆、路易体痴呆、朊蛋白病等等,这其中阿尔茨海默病占了主要部分。上述几种痴呆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退化都是不可逆的。 很多人认为阿尔茨海默病初期的记忆障碍等症状是衰老的自然结果,没必要看医生。 其实,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在阿尔茨海默病病情发展的数十年内,相继发生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日常生活能力障碍,直至死亡,尽早诊断、尽早治疗非常重要。不同于正常的衰老过程,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功能急剧退化,导致进行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最终严重影响工作、日常生活和社交能力。给患者和家属带来沉痛的负担。因此,在阿尔茨海默症的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和预防十分重要。 哪些症状要引起注意?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教授张楠将其归结为以下几种: ·影响日常生活的记忆力改变 ·计划事情或解决问题有困难 ·在家中、工作场合或是休闲活动中完成熟悉的工作有困难 ·对时间或地点感到困惑 ·对了解视觉影像和空间关系有困难 ·说话或写作的用字上出现新困难 ·物件放错地方且失去回头寻找和重做的能力 ·判断力变差或减弱 ·退出工作或者社交活动 ·情绪和个性的改变 医生建议,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应该引起注意,若反复发生,应当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 阿尔茨海默病危险因素有哪些? 通常医生将其分为不可控因素和可控因素两类。其中,不可控因素包括年龄、基因、家族史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就是越来越高。6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在百分之三多,国际上更高,总的来说大约在3%—7%左右。85岁以上的,大约是50%。”张楠介绍说。 此外,可控因素包括糖尿病、中年期高血压、中年期肥胖、体力活动减少、抑郁、吸烟、低教育水平等。但这些都是可以预防的。 如何预防阿尔兹海默病? 阿尔兹海默病是怎么回事? 健康科普-朱医生, 世界阿尔兹海默症日——知彼知己 早诊早智。关于阿尔兹海默症更多内容,请点击下方链接中公众号查看。需要下载相关视频的,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公众号回复关键字下载。#卫生健康宣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