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
11441481007228622N/2024-00081
梅州市兴宁市新圩镇人民政府
2024-08-12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绿化“十个一”工作指引
2024-08-12

农村基层党组织乡村绿化“十个一”工作指引

发布日期:2024-08-12  浏览次数:-

    为全面落实“百千万工程”和绿美生态建设目标任务,在乡村绿化建设中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品质,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到2024年底,全镇全面建立乡村绿化工作推进机制,重点区域、关键节点绿化效果初显,进一步形成植绿爱绿护绿良好氛围;到2025年底,所有村庄基本做到应绿尽绿,逐步建立管护长效机制,村容村貌明显提升;到2027年底,全面健全管护长效机制,绿美环境显著优化,村容村貌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高。结合实际,特别是做好2024年春季植树工作,制定本指引。

    1.开展一次调查摸底。结合村庄自然地理条件,全面摸清村口、村主干道、活动广场、边角地、闲置地、拆违地等适合绿化的区域,合理规划实施绿化的位置,明确“在哪里种树”、“种什么树”、“种多少树”,并对绿化实施地点、实施时间、责任人等进行造册登记,确保需求底数清、进展情况明。

    2.绘制一张绿化示意图。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在充分征求林业、农业农村和村民意见建议基础上,按照“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原则做好种树规划,绘制简易实用的村庄绿化实施位置示意图。

    3.召开一场动员会。抓住群众春节返乡有利时机,组织召开村情通报和乡村绿化动员会,邀请党员、外出乡贤、村民小组长和热心群众参加,向参会人员通报乡情,将开展乡村绿化的思路和计划讲清楚,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积极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有条件的,可发动乡贤带头,现场组织开展认捐认养认种活动。

    4.开展一场全民植树活动。加强与林业、农业农村技术咨询,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抢抓春季植树黄金期,精心组织开展“我为家乡种树”“企业冠名林”等活动,积极引导外出乡贤、客商、侨胞、企业和村民通过捐资捐物、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等形式参与乡村绿化。引导村民科学选择树种,因地制宜种植龙眼、桃李梅、橄榄等经济树种,以及红锥、楠木等乡土阔叶树和珍贵树种,促进增绿又增收。

    5.绿化一批关键节点。结合当地人文环境,依托现有的古树名木资源,在村口、主干道、党群服务中心周边、广场等公共空间,围绕群众需求打造一批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具备休闲、游憩和科普宣教功能的景观小品,提升农村整体形象和文化品位。注重要因地制宜,尊重群众意愿,不搞大拆大建,不搞形象工程,不搞一刀切。

    6.充实一支绿化工作力量。镇级党建工作办公室、农业组、林业组等部门要加强统筹,加大在政策、技术、人才等方面对基层党组织的指导和支持力度,探索选派“绿美特派员”、建立绿化专家定点联系镇村等机制,推动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要推动加强机关与基层联建共建,充分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回乡联村工作队和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尖兵”作用,加强结对联系帮助,共同抓好乡村绿化工作。

    7.组建一支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农村党员挂牌亮诺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发动党员在乡村绿化中发挥“五个带头”作用:带头开展乡村绿化宣传、带头保障乡村绿化无障碍实施、带头参与“绿美我家美梅与共”行动、带头参与义务植树活动、带头参与绿化日常巡查管护,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凝聚种树绿化、管理养护力量。

  8.划分一张种养管护网格。将村庄绿化美化管护纳入网络化管理,将绿化任务、管护责任细分到网格、责任到个人。注重统筹吸纳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护林员、保洁员、各类志愿者充实网格力量,参照“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发动“四旁”“五边”周边农户主动认领管护任务。

  9.营造一个浓厚氛围。村党组织加强统筹,开展“有好事就种树”活动,积极引导群众在入学、婚姻、创业等人生关键节点植树留念。扎实开展“我在家乡有棵树”等认种认捐活动,组织评选“最美庭院”等,提高村民绿化意识。结合“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630”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建“桑梓林”“青年林”“巾帼林”等主题林,营造全社会参与村庄绿化美化的浓厚氛围。

  10.健全一套工作机制。成立由村党组织主导的乡村绿化工作领导机制,把加强党的领导贯穿乡村绿化工作全过程。加强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探索建立常态化认捐认养及巡查管护机制。将参与乡村绿化工作情况列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等内容,纳入村民积分制积分兑换要素,纳入农村党组织、党组织书记和党员“三积分制”和民主评议党员的评议指标,树立植绿爱绿护绿的良好风尚,巩固提升村庄绿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