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08-16 17:59:24 |
为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围绕开展“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主题活动,8月3日,大坪镇人大组织辖区内部分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三级人大代表先后到兰亭村黄姜种植基地、叶塘工业园丝苗米仓储烘干加工产业基地、坪洋湖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实地视察调研。
兰亭村生姜种植基地
代表们第一站先来到了兰亭村。兰亭村坚持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流转撂荒地近100亩,并于年初成功引进农业企业梅州市军农科技生物有限公司在兰亭村落地生根。企业通过连片种植黄姜,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
据兰亭村党支部书记余荣飞介绍,通过合作社统一流转土地,然后转包给农业企业(种粮大户)去发展种植产业,今年近百亩的黄姜种植土地已经全部完成流转,村民们除了得到流转费以外还可以在种植基地务工来增加收入。代表们认真听取了生姜种植基地的情况介绍,实地调研生姜的生长情况,市场前景等。代表们表示,兰亭村的做法既盘活土地资源,又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下来,将会继续关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争取在农业增效、农民和集体增收上实现更大突破。
叶塘丝苗米产业园仓储烘干
加工产业基地
进入七月,早稻陆续进入成熟期,沿途金黄遍野、稻香四溢,大型收割机穿梭其中,收割后的稻谷陆续运送到仓储烘干加工基地进行烘干和仓储。产业园以烘干加工基地为依托,充分发挥“企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社会化服务增收带动模式,将企业、合作社、大户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带动农户致富增收。
代表们了解到,仓储烘干加工产业基地建成后,将有效解决农户粮食晾晒等难题,对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粮食生产、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合作社、大户)+基地+农户”这种经营模式,不仅“唤醒”土地的活力,而且降低了单个农户或合作社面临的不可抗力风险,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让传统的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坪洋湖生态旅游景区
最后一站代表们来到位于坪联村的坪洋湖。立足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坪联村委积极引进本土乡贤成立兴宁市坪洋湖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累计流转包括坪联、坪光、大东、潭坑村土地共1000多亩,完成人工湿地湖、滨湖游览区、钓鱼台、荷花池、丝苗园等项目建设,将现代农业与生态资源融合发展,形成集游湖观景、康养度假、采摘体验及特色农业发展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项目,实现环境美化、资源利用、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良性循环。代表们表示,坪洋湖生态旅游景区的建成,将第一、三产业联合起来,有效带动了坪洋片的旅游业发展,把生态融入旅游,让旅游回归自然,顺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新追求。
活动的最后,兴宁市人大代表、镇党委书记刘渊对代表们提出四点要求:一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进一步理解把握人大代表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二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聚焦“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主动担当作为;三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以自身行动带动清白之风畅行;四要主动联系群众,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不能出现“空中楼阁”现象。
代表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对当前大坪镇的整体规划发展有了清晰的认识,很受启发,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积极认真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发挥好人大代表示范引领作用,努力展现人大代表新风貌、新作为,群策群力、凝心聚力,为推动大坪镇各项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