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发布 发布时间:2023-09-05 10:02:29 |
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近年来,大坪镇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的有效路径,以红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促进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大坪镇在文化振兴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绩。2018年,大坪布骆包子豆腐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罗屏汉故居获评为梅州市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23年1月,《大坪镇志》成功出版发行,成为梅州市首部通过终审验收的镇志。
除此之外,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推动全民阅读,营造浓厚的读书学习氛围,大坪镇多次上门拜会热心乡贤——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首任院长、名誉院长,国务院批准的有突出贡献专家,著名科技法学家罗玉中教授,积极与罗玉中教授沟通,共同提议兴建农家书院,让家乡的子弟有书可读、有书可用,不断丰富家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大坪振兴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今年6月,坐落于大坪镇屏汉村桂山坳的桂山书院正式开馆启用。桂山书院占地面积800平方米,馆藏图书5000余册,包括《四库全书》(文津阁本)一套以及国学书籍、农书、医书、工具书等,是集藏书、讲学、研究、展览等多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家书院。开馆启用后,桂山书院秉承文化惠民服务理念,坚持免费对外开放,现今成为了广大群众和游客读书休闲的好去处,以及兴宁文化建设的又一亮丽名片。
下来,大坪镇将统筹各类设施、资源,在建好管好用好桂山书院上下功夫,把书院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相融合,将书院的惠民功能转化成乡风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吸引更多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参与进来,根据农村季节变化、传统习俗、群众爱好,适时举办农业生产、农村文化生活等知识讲座,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读书活动,激发广大农民读书学习的热情,使桂山书院成为宣传农村政策法规、传播农业科技知识和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成为引领乡村振兴的“文化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