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坪镇概况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4-01-25 11:21:09

    大坪镇位于兴宁市西北部,东邻合水、黄陂,南连叶塘,西接龙川县,北靠罗岗,距兴城29公里,总面积187.0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525.65亩,山地183741亩。辖内乡村公路总长228公里,省道S226线和S339线贯穿全镇,济广高速贯穿大坪5.2公里,并在坪洋、教礼各设有一个互通口,距离圩镇仅10公里。

  

  微信图片_20220927171434.png


    全镇下辖37个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75676人,其中城镇人口11179人、乡村人口64497人;常住人口1.7万多人。全镇有4间中小学校、1间公办幼儿园,在校学生3900多人,其中中学学生950多人,小学学生2500多人,幼儿学生450多人。

    近年来,大坪镇先后获得广东省卫生镇、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丝苗米专业镇、广东省教育强镇、湘粤赣闽边界护林联防工作先进单位、2016-2020年梅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先进集体、梅州市大豆制品技术创新专业镇、梅州市生态文明镇、梅州市文化先进镇、梅州市平安法治镇、梅州市尊师重教先进集体、梅州市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20927171601.jpg

    

         大坪镇是个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和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涌现了许多革命先烈,其中有名可查的就有闽粤赣边区游击纵队司令员罗屏汉烈士、原中共上海中央局书记黄文杰烈士、兴龙县委书记蔡梅祥烈士等102人。在近现代,大坪也涌现了很多著名知识分子,包括著名戏剧电影评论家、电影事业家、原中国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袁文殊,原北京大学教授杨晶华,北京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罗玉中等。


微信图片_20220927171445.jpg


    全镇有不可移动文物29处,独具特色且保存较完整的客家围龙屋有121座,其中桂安围、吉安围和巩宁围评为兴宁市“特色古民居”,元卿公祠、朱坑石结屋评为梅州市历史建筑;罗屏汉故居评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研学基地、梅州市“红十景”、梅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嘉应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兴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兴宁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

    此外,大坪还有众多美食佳肴享誉兴梅地区,如大坪豆腐、豆干、腐竹、高山茶油、黄粄、米酒、鱼生等,其中黄粄、马灯舞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布骆包子豆腐制作技艺列为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下一步,我镇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梅州市、兴宁市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112345”工作思路和“八大工程”任务目标,强化发展第一要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红色文化、丰富的特色美食等优势资源,打好红色、绿色、特色“三张牌”,全力建设以“一核两带”为总体布局的“红色大坪、古道客邑、美食之乡”,奋力推动“绿色崛起、红色振兴”。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