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5-04-16 15:27:40 |
罗屏汉故居位于大坪镇屏汉村久安围,距大坪圩镇6公里、兴宁市区36公里,约有150年历史。该故居坐北向南,是一座底层约500平方米的二层砖木四角式瓦房,门坪面积700平方米,罗屏汉烈士青少年时期在这里生活和读书,并曾经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在此从事革命活动。故居前面有一棵古榕树,是罗屏汉烈士在教书时所种植,意为革命火种要像榕树的生命力一样在粤赣大地落地生根,革命成果如树荫一样普惠百姓大众。2005年一场火灾将故居烧毁,只剩下四周墙体。
2016年,罗屏汉故居被梅州市委、市政府列入革命旧址修缮项目。2017年初,大坪镇启动修复工程,累计投入近300万元,完成了罗屏汉故居的土地征收、房屋修缮和罗屏汉夫妇史迹布展工作,建设了党员活动室和“信仰的力量——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展览厅。2018年6月,罗屏汉故居顺利开馆。2019年5月,以罗屏汉、张瑾瑜夫妇革命烈士史迹为题材的电影《生死坚守》在罗屏汉故居开机拍摄。大坪镇规划编制了红色精品旅游线路连片开发、整体打造和罗屏汉出生地久安围、黄文杰故居等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开发项目设计方案,争取到省委宣传部下拨2020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及布展专项资金905万元。2020年,投入50多万元规划编制了《大坪镇红色文化旅游产业产业概念规划(2020-2035)》(已通过镇人代会和市专家评审会)和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开发项目设计方案,谋划建设“罗屏汉故居—黄文杰故居—十二肩岭南粤古驿道”红色旅游精品路线和以“一核两带”为总体布局的“红色大坪·古道客邑·美食之乡”。2022年底,全面完成罗屏汉出生地久安围和黄文杰故居共2800多平方米的修缮工程,基本完成罗屏汉、黄文杰革命事迹陈列室布展项目;全面建成宽约10米的“屏汉大道”,硬底化、绿化、亮化白云村至屏汉故居约1.2公里道路;完成“屏汉大道”沿途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及生态停车场700平方米建设;“屏汉广场”、久安围多功能电教室等节点提升项目也正在有序建设中。
至目前,大坪镇以罗屏汉故居、十二肩岭南粤古驿道为主的红色旅游景点,已累计接待广东省委宣传部、省直机关工委、省档案馆、南方日报等单位和社会团体共1000多个、6万多人。罗屏汉故居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红色革命遗址、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研学基地、梅州市“红十景”、梅州市党员教育基地、梅州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嘉应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兴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兴宁市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以罗屏汉故居、十二肩岭南粤古驿道为重要节点的兴宁古驿道客家人文自然风光线路入选全省乡村旅游100条精品路线之一。《生死坚守》影片获得“2019年国防军事电影盛典优秀扶持影片奖”,入选“2021年全民国防教育万映计划重点推介影片”,并列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教材;“生死坚守 烈火忠魂—罗屏汉、张瑾瑜夫妇”评选为梅州红色文化名片。
下一步,大坪镇将认真做好红色小镇的谋划打造,积极用好政策和资金,围绕“罗屏汉故居—黄文杰故居—十二肩岭南粤古驿道”等重要红色节点谋划打造红色旅游精品路线。一是坚持科学规划引领,稳步建设红色阵地。积极推动驻镇帮镇扶村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重完善罗屏汉故居及周边重要节点提升、红色氛围营造和周边环境治理,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教育基地和乡村建设示范区。二是坚持红色文化引领,带动大坪产业发展。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大力发展丝苗米、零食豆干、高山红薯、鹰嘴桃等农业产业和本地特色美食、非遗文化体验等,充分利用红色旅游带动绿色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探索“红色旅游+绿色农业+美食体验+休闲民宿”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推动全镇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