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5-09-30 11:13:42 |
近期以来,福兴街道紧紧围绕“百千万工程”目标要求,紧密结合“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行动,聚焦群众反馈道路泥泞、出行不便、照明不足等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广泛动员各方力量,以“微实事”为切入点,推动一批惠及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落地见效。
新联村:党群合力,畅通乡村“血脉”
道路是乡村发展的“血脉”。新联村下乡组在周二走访联系群众时,了解到村内仍有3段未硬底化道路,平日里“晴天扬尘、雨天泥泞”,严重影响村民出行。为切实解决这一难题,新联村坚持“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积极发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开展政策宣传、凝聚共识,通过党员、干部带头捐,乡贤热心捐,群众踊跃捐的方式,成功筹集专项资金约35万元。施工期间,村委与下乡组干部全程跟进监督,严把工程建设质量关,并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至目前,已完成其中2条乡村道路硬底化工程(总长度约530米)。昔日坑洼泥泞的土路,如今已成为平整结实的水泥路,不仅解决了村民“出行难”问题,也进一步畅通了乡村发展动脉,提升了村庄的整体环境面貌,获得群众一致好评,真正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与成效。
墨池村:村企联动,照亮振兴之路
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也是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福兴街道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点工作,积极服务企业,保障其健康稳定发展。近期,墨池村在推进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创新采用“政府引导、村企合作、群众参与”的共建新模式,主动与辖区内企业工厂对接,争取到企业5万余元资金支持,并同步通过党员、乡贤、群众募捐、村委出资等方式筹集资金6万余元,汇总约12万元资金用于实施企业周边路段道路硬底化、加装围栏、三线整治和加装太阳能路灯工程。
“这条路打好之后,再也不像以前那样,一有车经过就尘土飞扬,大家出门也方便多了。”附近居民钟叔这样说道。据悉,该工程道路总长80米,宽12米,完工后不仅显著改善了企业周边的交通环境,也为村民出行带来切实便利,实现了村企互利共赢和民生福祉提升的双重目标。
黄畿村:上下协同,守护出行平安
出行安全关系千家万户,是重要的民生关切。在近期征集群众诉求过程中,黄畿村注意到兴福路口至第十小学门口路段存在路灯缺失,污水管道暴露、破裂等问题,给居民夜间出行带来安全隐患,对周边住户环境存在一定影响。了解到该情况后,村委迅速响应,立即组织人员到现场实地勘察,研究制定初步解决方案,并上报至福兴街道。通过“街道统筹+群众参与”的方式,共募集群众、企业捐款,镇村出资合计约5万元。
如今,一盏盏路灯如期亮起,不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更点亮了民心、守护了平安;污水管道修复与道路硬底化工程的竣工,进一步改善了人居环境,提升了村民生活质量。
下来,福兴街道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化“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行动,鼓励各村(社区)创新思路、整合资源,持续推进更多民生工程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