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槐镇新村苏区革命根据地简史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黄槐 发布时间:2015-05-22 15:37:57
|
|
一九二七年广州暴动失败后,党组织在东江成立了东江特委会,特委书记是陈魁亚,领导东江一带的革命工作。后在大信成立了兴宁县革命委员会,当时县革委主席是罗屏汉(广东兴宁大坪人),副主席是潘火昌(广东兴宁永和人)。一九二九年二、三月间,派部下王木生、李秋中两同志前来我新村及周围山区驻扎进行革命工作,主张打土豪分田地,推翻国民党统治,建立苏维埃政府,发展农委会会员。同年五月成立了江广乡农会,会议地址选在南扒三槐第屋中,以王展尧同志为农会主席,曾九华(兴宁黄槐人)、曾勉勋、曾有良、王来发、王绍光、王展连为委员,实行抗租抗债。
一九三 Omicron;年二月上旬,为加强革命领导,县委派刘斯振到南扒成立了 兴宁第三区革命委员会 (全县分五大区)。主席萧必强(兴宁罗浮人),书记刘斯振(罗浮岩前人),委员:赖基、曾九华。三月间成立了第三区联队(区武装组织),曾申生为队长,部队驻在新村温屋。同时将 江广乡农会 改为 江广乡苏维埃政府 ,选举何耀堂同志为主席,实行土地改革,平分田地。因接近白区,没有划分阶级,有钱的只要他肯捐献就行。每人分田,大人一斗种,小孩五升种。
此年五月二十五日,敌伪区长钟玉池,伪警队长曾昭明对我新村苏区进行了第一次 围剿 ,被我区联队和当地赤卫队英勇击退,但这次因放哨不密,被匪敌突至面前,措手不及牺牲了七名游击队员。七月间,曾昭明对新村苏区进行第二次 围剿 ,8月15日,曾昭明率伪军三十余人,联合黄陂、罗岗警卫队,罗浮谢海筹部队,石正(王甲)、寻邬丹溪(何桂古)两处团防共二百余人,进行第三次 围剿 ,当时县革委驳壳队不在,我区联队,赤卫队与敌人进行英勇拼杀,从早晨打到黄昏才击退敌人。但这次敌人人多势大,一边打,一边放火烧房屋,共烧毁房屋十二间,并大肆抢掠群众物资财产。同月敌人又对我进行第四次 围剿 。鉴于当时形势,我兴宁县委退出大信根据地,转移到新村。11月间,兴宁县伪团防长张英率百余人,第五次 围剿 新村苏区。
一九三一年一月,东江特委派刘琴到南扒。在新村月形屋三元古室内召开了五华、兴宁、龙川的党代表大会,开了七天,将三县党组织合并为 五兴龙 革命委员会。古清海(五华人)任书记,并成立了 五兴龙 苏维埃政府,以潘火昌为主席,蔡梅祥、曾九华、罗柏松(兴宁大坪人)、刘汗为委员,同时成立 五兴龙 武装总队,罗柏松任总队长。钟奇(龙川人)任第一中队长,曾森荣(梅西人)任第二中队长,郑强(龙川人)任第三中队长。同年三月,整编组织,原 五兴龙 革命委员会改为 兴龙革命委员会 ,由陈锦华(兴宁福兴人)负责领导工作。同时改选 江广乡苏维埃政府 领导人,曾申生担任主席。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伪营长李超武伙同兴宁伪中队长唐仁发等四百余人对我新村苏区进行第六次 围剿 。当时我革命力量薄弱,只得与敌人边打边退,晚上机关人员迁到上南扒驻扎,住了几天后看到敌我力量悬殊,要自我保存力量。一九三一年冬,决定放弃新村苏区,由陈锦华同志率领迁上江西寻邬苏区芳田村一带活动。
一九三二年四月,中央苏区赣南军区派罗屏汉回到新村恢复革命工作。一九三三年,中共兴宁县委在新村恢复组织,蔡梅祥任县委书记。并组织游击队,经常向外发动游击战争。在这几年中,以斩电线,攻团防,打土豪,格杀反动派,有效牵制了广东白匪向赣南苏区进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