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绚丽“霞”光,别有“洞”天!这里藏着梅州兴宁霞洞村脱贫密码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1-03-08 09:41:35

  群山环绕,绿树成荫,宽敞整洁的水泥路牵连万家,一座座房屋错落有致。走进兴宁市合水镇霞洞村,一幅“天蓝、山绿、地净”的绚丽新农村画卷呈现在眼前。霞洞村在退出省定贫困村行列的基础上,迎来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脱贫密码:一帮扶二思路三勤劳

  “去年500斤,今年预计3000斤,就是3000元收入!”站在自家山头的李树旁,脱贫户吴裕华指着珍珠粒大的李子对记者兴奋地说。老吴今年62岁了,家中原来为妻子治病欠了一屁股债,大女儿又有残疾需照顾,只能就近间歇性打点零工。对口帮扶的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帮扶工作队队长袁习兵及村支部书记陈考在调查摸底中发现,老吴屋后就有成片的李树林,可以就近发展李果种植。

  为什么自己不种植呢?原来,吴裕华自己也早就有意愿了,但受制于缺乏资金。“只要你肯干,我们一定全力支持你!”袁习兵当即表态。扶贫单位带来了2万元帮扶资金,村干部帮忙开垦果带、购买果苗,肥料……老吴脱贫的希望种子也随着果苗种下。

1.jpg

  袁习兵和陈考决定再帮一把勤奋的吴裕华。香菇种植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经济价值较大,他们又齐力帮助吴裕华发展香菇种植。1300包菌包让老吴在春节也不断收,“去年李果、香菇收入加在一起一万五,香菇春节行情好,仅仅今年一个春节收入就2000多元!”吴裕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还打算争取村里支持,在李树下养一批走地鸡,让日子越过越好。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根据霞洞村山地多、水田少,水资源缺乏,青壮年外出为主的实际,制定了以光伏发电为主、结合完善基础设施“一户一策”精准帮扶的措施。

  在帮扶单位及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霞洞村这个曾经的省定贫困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50人人均收入达到12298.15元,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535元。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不足3万元增加到15万元,退出贫困村行列。

  为防止脱贫户返贫,霞洞村还对扶贫成果进行后期跟踪,利用光伏发电后期收入帮扶村民可能出现的因病、因学返贫,光伏发电收入也为接下来村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提供了资金保障。不仅如此,在脱贫过程中建立的信心也转化成为了脱贫户致富的内生动力,如脱贫户陈启云就在做好镇护林员和村保洁员工作的同时,主动要求开展果树种植、养鸡,如今的日子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

美村路径:干部表率+拆旧建新

  村舍巷道干净、房前屋后整洁,杂物堆放整齐,绿意盎然的果树中露出民居一角,这是霞洞村的乡村新景象。

  近年来,霞洞村结合合水镇“广东省卫生镇”的创建,大力推进“三清三拆三整治”和“清扫垃圾、清洁乡村”行动。

  “村民是霞洞村的主人,村民的自觉参与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长效动力”陈考说。在制定环境卫生保洁制度,要求村民做好“门前三包”的同时,霞洞村两委干部积极充当志愿者角色,每周四自发打扫公共卫生环境,清理卫生死角,为群众做表率,在改善村居环境的同时,提高了村民意识。村民自觉成为“整洁美”的实践者、推动者和受益者,搞好房前屋后卫生,共建共享整洁美丽的乡村人居环境。

2.jpg

  霞洞村虽靠近公路,但由于整个村呈现马鞍状,小山坡多,村中羊肠小道众多,群众生产生活不便,修路成了霞洞村村民实现脱贫的必经之“路”。

  “村道是霞洞村这几年最大的发展变化之一”陈考说。特别是由205国道进入老廖屋后,原有的小水泥路就成了“断头路”,里面住着的200多村民只能靠田间黄泥小道出行。修建一条方便出行的水泥路成为了该片村民的主要诉求。

  经过多方筹集资金,村民积极捐款,2019年底,这条“断头路”终于完成了修建。一条长300多米、宽3.5米,配套了路树、路灯、公厕的水泥路呈现在村民眼前,村民自行捐赠锦旗感谢村两委干部的帮助。

  村民廖志宏就是这条路最大的收益者之一。原来他家中早有建房计划,但由于路道难行,建筑材料只能靠斗车和人工运输,极大地增加了建房成本。在水泥路修建后,他立即启动了新房建设,如今已经住上了两层的楼房。

  老廖屋旁的村道建设正是霞洞村这几年道路变化的缩影,“路通财通”,通过镇村两级积极争取资金,村民乡贤积极捐资捐物,在帮扶单位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霞洞村,大大小小村道36条已全部通水泥路,90%村道已实现路灯亮化。

  村里的变化让村民看到了镇村干部为民办事的决心,纷纷凝心聚力推动霞洞村各项工作的落实。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古民居玉成围完成保护性修复,周边道路实现了扩宽硬底化、休闲节点进行了提升并建设了停车场;枫山围完成了综合性活动场、羽毛球场、公厕等建设,对保定围鱼塘清理、建设篮球场;村庄的绿意也越来越浓,道路旁、庭院里深深浅浅的绿装点了霞洞村的各个角落……

3.jpg

  白墙灰瓦,醒目的红色党建标语,在霞洞村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正在崭新标准化的篮球场和足球场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原来党群服务中心在龙北圩,办个事连车都不知哪里放,十分不方便!”前来办事的霞洞村老党员林坤明说。

  原来,霞洞村党群服务中心设在龙北老圩镇,由6个门店组成。服务中心狭小、昏暗、设施不完善,再加上停车不便,影响群众办事。

  在帮扶单位和兴宁市委组织部的支持下,2019年底,总投资84万元,两层楼高的霞洞村党群服务中心建成使用。中心占地约400平方米,集便民服务、宣传教育、文体服务、党建服务等功能,在为群众办事提供方便的同时,也有效夯实了党建工作基础。

饮水知源:党恩国策化为民生福祉

  水龙头一拧开,清澈干净的水流哗哗流下,脱贫户吴裕华用新房门口的自来水洗上了菜,结束了过去要到离家100多米远的山脚下肩挑井水的日子。

  2019年前,受山高坡陡、安装费用高等制约,霞洞村只有60%的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其他村民每天只能靠取山泉水或者挑井水生活,不仅特别辛苦,用水安全也得不到保障。“陈考告诉记者,能用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是他们多年来的强烈愿望。”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听到帮扶工作队队长袁习兵反映情况后, 广州市重点公共建设项目管理中心立即决定帮扶霞洞村解决安全用水问题。购买了120万元管材助推霞洞自来水管网升级改造工程。

  2019年5月,工程正式启动,“贫困户安装费用全免,其他村民适当减少”,民心工程建设得到了村民的大力支持,水管最远架设到了离龙北街4公里远的东五队,同年年底霞洞村全村村民实现100%用上自来水。

  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生产用水也要保证。原来的引罗沟水渠由于年久失修,不能很好地发挥引水灌溉功能。2019年,总投资10万元的引罗沟水渠工程启动并于同年完成。潺潺的流水经修葺后的水渠流进了东炎片、粘满塘片1000多人的责任田,也流进了百姓的心田。

4.jpg

  “现在村庄变漂亮了,党组织说话更管用了,带头作用更好了,霞洞村这几年的发展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一位老党员感慨地说。

  霞洞村两委干部时时处处心系群众、情牵百姓、切实让乡村振兴的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村民,也增强了村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村子里去年发展了一名80后中共党员,今年霞洞村两委换届中,也有两名80、90后大专生加入到村两委干部队伍中,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越来越强。霞洞,这个205国道旁静谧的小村庄迎来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春天。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