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水镇:党建领航风帆劲,文化赋能“百千万工程”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5-11-14 11:44:47

    初冬的合水镇,山环水绕,依旧生机盎然。穿行于圩镇中心的荔枝公园,荔枝树撑起浓绿天幕,孩童追逐嬉戏的身影跃动;远眺合水水库,碧波荡漾间,“粤东明珠”的光泽穿透岁月。

    这幅生态与人文交织的画卷,正是合水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文化为纽带,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合水镇党委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党建领航、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为主线,将茶山、农场、知青、红色、水库五大文化基因深度融入荔枝公园、圩镇客厅及街区建设,推动文化与环境自然交融、党建与民生同频共振,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文化赋能、全民共享”的乡村振兴路径。

 党建领航

党员示范带动,人居环境焕新颜

    改善人居环境,是“百千万工程”的基础工程。合水镇党委传承水库文化“攻坚克难”、知青文化“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把党建引领贯穿人居环境整治全过程,以红色引擎激活基层治理动能。

图片2.jpg

    在“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中,镇党委直面人居环境整治顽疾,将圩镇及周边区域划分为11个网格,由党委班子成员分组包干,带头冲在整治一线。同时,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引导党员在拆违治乱、绿化美化等工作中亮身份、作表率,用实际行动感染周边群众。

图片3.png

    “看到干部这么拼,我们哪还好意思袖手旁观?”居民刘大爷的话,道出了群众的真实心声。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动下,群众纷纷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有的居民帮忙清扫街道,有的参与绿化维护,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良好氛围。

    如今,经过持续攻坚,圩镇内乱堆的杂物被清理一空,斑驳的墙面换上了“新衣”,街道变得干净整洁,车辆停放井然有序,人居环境实现了从“颜值”到“气质”的全面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文化铸魂

文化“种”进公共空间,历史“活”在百姓日常

    2024年,镇党委依托“百千万工程”圩镇“七个一”建设,对荔枝公园实施“微改造、精提升”,保留3600余株古荔枝树原始风貌,沿健康步道精心设置“茶山记忆”“农场芳华”“知青岁月”“红色印记”“水库精神”五大文化展区,让公园从“生态绿地”升级为“文化地标”。

图片1.png

    如今,这里月均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既是游客探寻往事的“活教材”,也是寄托乡愁的“精神港湾”。每到周末,常有老人带着孩子驻足展板前,用口耳相传的故事将奋斗精神根植于年轻一代心中,让“活着的历史”融入百姓日常。

    不止荔枝公园,合水镇在圩镇改造中亦深植文化基因,沿街商铺精心规划的特色招牌,既保留地域风貌,又让居民日常漫步间感受文化浸润。示范主街打造“万亩茶园”景观墙、“奋斗正青春”语录牌等“打卡点”,“合”字灯笼下,“龙眼主题”“茶山主题”墙绘前孩童嬉笑、老人摇扇叙旧……曾经普通的街道,如今变身“一步一景、一景一韵”的文化长廊,让文化从“展陈”变为“互动”,真正融入生活肌理。

文化赋能

从“软实力”到“硬支撑”,激活发展新动能

    文化的滋养,最终要转化为发展的活力。合水镇党委以文旅融合为抓手,让“流量”真正转化为“留量”。

    旅游热的兴起,带火了“家门口的生意”。龙眼、板栗成熟季,街头巷尾飘着香甜气息,村民将刚采摘的鲜果摆上农贸市场,很快被游客和居民抢购一空;合水镇成立了强镇富村公司,在圩镇客厅专门设立农特产品展销区,龙眼、茶叶、无花果等本地特产一站式购齐;合水风光、合水特产、合水印象被设计成明信片、“合水礼”和冰箱贴,这些都成为游客争相选购的“合水记忆”。

图片4.jpg

    兴合饭店民宿主人朱姐笑着坦言:“我家民宿旺季时月收入有3万多元,淡季也有七八千元,客人离店总爱带些土特产当伴手礼。”

    通过“旅游+美食”“旅游+文创”“旅游+农产品”深度融合,合水镇不仅让游客“玩得开心、吃得安心”,更带动农产品销售、餐饮住宿、文创等产业发展,为村民提供大量就业创业机会。

微信.jpg

    从文化基因的深度挖掘到公共空间的精心雕琢,从旅游链条的全域延伸到村民生活的切实改善,合水镇以党建为笔、文化为墨,在“百千万工程”的答卷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这座浸润着历史温度与文化底气的粤东小镇,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坚实的步伐。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