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5-07-14 09:01:51 |
为推动水产养殖向科学化、高效化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振兴,近日,兴宁市黄陂镇积极对接广东省驻黄陂镇农村科技特派员——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航海学院副院长陈怀定及教师熊翠娥,海洋与渔业学院教师罗静龙及学生助理组成的“百千万工程”科技特派员团队,深入广东云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梅州市盈安生态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多家本土水产养殖企业,开展为期一周的“科技助农”专项服务。通过“科学投放鱼苗、精准投喂管理、智慧水质监测”三大技术指导,为黄陂镇养殖户破解生产难题,注入发展新动能。
针对养殖户普遍反映的“鱼苗成活率低”问题,科技特派员团队将“流动课堂”搬到塘边。在鲈鱼苗投放现场,陈怀定逐一演示科学筛选苗种(选活力好、规格齐的鱼苗)、合理计算养殖密度(根据塘口大小、鱼种特性调整)、降低运输应激(缓苗、调温等操作)的规范流程,现场解答“苗种大小如何选”“一亩塘放多少苗合适”等疑问,指导养殖户如何避开常见误区,提升鱼苗成活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显著提升了鱼苗的成活率,让养殖户们纷纷点头称赞。
“饲料不是撒得越多越好,得看鱼的‘胃口’!”在投喂区,团队结合鱼种、生长阶段、水温及天气变化,详细讲解动态调整饲料种类与投喂量的技巧,并演示“定时、定点、定量”的科学投喂方法。“以前凭经验喂,浪费多、成本高;现在跟着学,饲料省了,鱼长得还更快!”养殖户笑着说,这堂课让养殖户对“精准投喂”有了直观认识。
“水质是水产养殖的‘生命线’!”罗静龙特别强调了水质实时监测与科学调控的极端重要性。团队边演示水样采集与快速检测,边强调溶解氧、pH值、氨氮等核心指标对鱼类健康的关键影响。通过现场检测数据解读,团队指导企业建立常态化水质监测机制,为预防病害、精准调水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科技帮扶行动,是黄陂镇落实“百千万工程”、推动产业振兴的重要举措。据悉,后续黄陂镇将持续与广东生态工程职业学院深化合作,通过“定期回访+专题培训”巩固技术成果,推动水产养殖从“经验驱动”向“科技驱动”转型,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