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宁市黄陂镇人大开展“察民情惠民生 助力‘百千万工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南方+ 发布时间:2025-09-17 09:01:45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9月15日,兴宁市黄陂镇人大紧跟“百千万工程”冲锋号角,组织部分市、镇人大代表联动开展“察民情惠民生 助力‘百千万工程’·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代表们进工地、下车间、访群众,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用真情书写履职答卷。



  代表们首先来到G35济广高速黄陂出口改造提升工程现场,只见原来阻挡视线的两座大房子已了无踪影,视野一片开拓,新的右转弯车道已经硬底化,几位工人正在洒水保养混凝土路面,顺畅的路口呼之欲出。

  “这个出口建设得较早,设计不够合理,两边民房逼仄。随着近年来黄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原来的出口已不能承载逐年增加的车流量,事故频发,群众呼声强烈。现在,路标都已经做好了,只等保养期过后,铺上柏油,就可以通车了。接下来,还将在旁边建一个具有黄陂特色的标识,并配上合适的园林景观。完工后,这个路口将变得十分漂亮,让每一个路过的人们都能感受到‘油茶之乡 绿色黄陂’的生态气息。”镇人大代表、分管“百千万工程”的镇党委副书记黄伟光指着施工图介绍。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此前,黄陂镇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多次接到群众反映高速公路出口不合理的问题,林玉纯、曾茂灵等10多名代表遂联名提交改造建议,市、镇人大迅速转办,镇政府专班跟进对接,项目成功得到上级支持。项目伊始,拆迁工作就成为了棘手问题,最核心的就是拆迁户的安置。

  该地所处的中心村人口稠密,所有空地都已建满了房子,是颇具特色的“村中城”,剩余的土地,要不就是耕地,政策不允许建房,要不就是临水临崖不适宜建房。政府按照标准给予的拆迁补偿费又不足以支撑拆迁户进城购房,况且,拆迁户的所有生产要素都还在村里,不可能到几十公里外的城里安置,拆迁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为拓宽工作思路,找到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镇党委书记袁作胜、人大主席何宏新召集几名人大代表深入研判,叶宇华、叶振辉、黄映辉等代表主动请缨,做通该村其他群众的思想工作,拆掉旧房子,腾出宅基地,用于安置拆迁户,使拆迁工作取得突破,改造项目得以顺利实施。“这个路口修的是民心工程,通的是发展大道,周边群众都纷纷赞扬。”居住在附近的村民叶伯如是说。

  人大代表们接着来到黄陂镇甘一村科宝隆有限公司。代表们在现场看到,现代型的车间整洁有序,机器飞速运转,生产有条不紊,400余种线缆在自动化设备上穿梭。



  该厂负责人练超清向代表们介绍道:“10多年在珠三角打拼,家乡一声召唤,我们就回来了!”原来,2022年8月,镇人大代表练多文得知他在东莞的公司有扩产意向后,第一时间向党委、政府说明情况。党委书记袁作胜、时任镇长李维坚立即对接,诚邀其返乡兴业,并承诺全程服务、一路护航,最终促成项目签约。为促进项目尽快投产,代表练多文等人积极“跑腿”,协调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各项生产要素,大大加快了工厂建设进度。目前,该公司黄陂工厂建筑面积近8000m²,固定资产投资5000 多万元,让当地200多名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随后,代表一行来到黄陂镇中心村梅州国塑实业分厂,与厂区负责人面对面交流。该厂是黄陂镇新近引进并拟培育当年“上规”的企业。去年,镇人大主席何宏新得知国塑公司有扩产意向后,第一时间拜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存亮,推介兴宁优质的投资环境、优惠的招商政策,并重点说明黄陂圩镇人口密集、适龄劳动力充裕,“家门口就业”意愿强烈、用工稳定等独特优势,同时传达镇党委、政府“服务纳税人、厚待投资者、成就企业家”的理念,赢得了李存亮的高度认可。在中心村人大代表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项目顺利落地该村,利用原东风小学闲置校舍改作生产厂房,既为企业节省了建厂成本、缩短了建设周期,也让引进的“母鸡”迅速“下蛋”。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厂主要生产各类通讯终端机,全部出口欧洲,投产首月产值400多万元,预计全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为镇域经济再添新增长极。目前,该企业已在兴宁其他乡镇续建了两间分厂,下一步还将牵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户兴宁,形成了“以商招商”的良好效应。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代表们纷纷表示,要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既要给政府“出题目”,也要帮政府“做题目”,积极主动为黄陂民生和经济发展奔走出力,结合黄陂实际,招引更多无污染、低能耗的好项目,在“百千万工程”赛道上跑出“黄陂加速度”,以更高质量的履职促进黄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