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梅州电视民生820 发布时间:2025-08-22 10:52:29 |
金秋,又是一年丰收的季节,走进兴宁市罗浮镇,连片的藤蔓织成绿海,饱满的百香果如繁星缀满枝头。田间地头,工人们穿梭其间采摘装筐,果香四溢。一起到东江支流的发源地看看,那里的人们是如何实现生态保护与发展致富的。
曾几何时,兴宁市罗浮镇因劳动力外流,大量土地撂荒闲置,杂草丛生。但随着“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不少村集体经过走访调研后,创新引入百香果种植项目,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零散地块,盘活沉睡的土地资源,新南村作为罗浮镇第一批大面积种植百香果的村落,如今已经成为“样板”。
【兴宁市罗浮镇新南村党支部书记 李炎生:新南村的百香果通过五年以来的外引内联,发展到400多亩。村民看到了好的收益,出现了从“要我种”到“我要种”的思想转变。一亩地收成大概有3000斤。通过种植百香果,带动了许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把撂荒土地利用起来。】
村干部告诉记者,随着一年又一年种植面积的扩大,整个村的环境看起来不再那么荒凉,村里的人流量也增加了不少,村民们的氛围都活跃起来了。而且村委通过整合撂荒土地,也有一部分管理费用,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每年还会以村委的名义组织一到两场种植经验免费培训,形成“良性循环”。
【李炎生:现在通过大面积种植百香果,吸引了很多外面的客人来村里面摘百香果,带动农资老板、物流公司进驻我们村。我们这里是省级自然保护区,也属于东江支流的发源地,我们这里的环境、土壤、气候很好,早晚温差也很大,水源也很好,无污染,森林覆盖率达到99%以上。】
从高空望去,只见农户们利用地形优势,在山谷等地都种上了百香果,形成了非常壮观的景象。【出段航拍配音乐】记者走访过程中发现,因为“不愁卖”,种植这些百香果的农户中,不仅有规模较大的“合作社”,还有不少“散户”,大家按照几乎统一的标准和科技种植体系,在各自承包的田地里“悉心照料”着每一颗百香果。
【种植户2:我是揭阳人,去年看到这里的百香果很好卖,产量也很高,果子很漂亮,所以我们今年来这里种百香果。如果自己干不过来,就会请人帮忙,村民也很积极,一叫就会过来帮忙。】【种植户1:种了有三年了,收成去年、前年都还可以,今年就还不知道。他们采购的人都说,新南村的土质好,种的百香果口感也更好,所以不少人都会来新南村买,我们的百香果是不愁卖的,种多少都卖得出去,所以自己也有信心要把它管好。】
除了新南村外,记者了解到,因为看到百香果适合在兴宁市罗浮镇种植,从去年开始,浮东村也正在利用自己村地域的优势,通过村委牵头流转整合零散和撂荒地块、寻找投资商,目前也已经种上了百香果,今年开始就可以采摘。
【兴宁市罗浮镇浮东村党支部书记 刘海涛:土地都是我们村“两委”去流转的,上方的田几乎都是撂荒地,一户人家最多的有一亩多,最少的才两分田,村民90%以上都是支持的,有些村民还在种水稻的,我们就跟他调换。我们这里种的百香果品种是钦蜜9号,一共有160多亩,5个老板负责,技术人员是从江西那边引进来的,我们的想法就是带动整村种植百香果。】【种植户 刘远见:我是本村人,有乡土情怀。我种了有20多亩,我们前期对这个百香果的品种也做了了解,有一定的基础,感觉这个品种的百香果经济价值比较好,回本快,周期短。想带动家乡发展,虽然种植是比较辛苦的,但很开心,因为自己可以看到成果。】
村干部向记者分享,目前村里面的常住人口几乎都是老人和小孩,一些村民虽然自己没能力种植,但田地可以出租换取田租,而且不少种植户不定期都要聘请零工,村民们还可以在家门口就业。
【刘海涛:现在剩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年轻人基本上都出去务工了,虽然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但这些活他们都可以做的。】
从杂草丛生的荒土,到果香四溢的“绿饭碗”,罗浮镇以土地流转为笔、生态科技为墨,在青山间绘出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振兴画卷。这颗小小的百香果,正成为岭南乡村践行“两山”理念的鲜活注脚!
编辑:民生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