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祝枝山在兴宁的传说

浏览次数:-作者: 方志办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4-06-21 16:07:56

祝允明,弘治举人,自号枝指生,又名枝山,是明朝吴中四才子之一,与唐伯虎、文徵明、徐祯卿齐名。他性格豪放,智慧超凡,才能过人。明正德十年(1515年),他任兴宁知县,在职六年,政绩可观,兴修水利,编写《正德兴宁县志》,发展旅游事业,为后人所称道。

游神光山赋诗抒怀

祝枝山对兴宁神光山情有独钟。在职期间,他多次游览神光山,欣赏山间茂林修竹,幽雅环境,特别是对宋代探花、翰林学士罗孟郊非常崇敬,格外思念这位忧国忧民、力主抗金复国的忠臣。

一天,祝枝山来到神光山下南侧的墨池泉,联想起罗孟郊少年读书时常在这里练笔写字、洗涤墨砚的情景,更是心潮起伏,欣然写下《墨池铭》的诗句:

天作高山,下有氿泉

昔公临之,染白以玄。

今我寻之,清涔涓涓。

天地有文,华于山川。

观而化成,菁藻以宣。

大力赞颂罗孟郊攻读的精神。

祝枝山不顾疲劳,登上神光山,观赏山间的景色,眺望山下的旖旎风光,满怀对罗孟郊的崇敬之情,挥笔写下了《游神光山》的诗篇:

出郭西南五里强,翰林留得读书堂。

漫漫古岫云烟薄,寂寂闲坡草树荒。

数点远村钩望目,一间空殿锁斜阳。

山灵我为乡人问,会许何年更有光?

祝枝山仰天长叹,掩卷沉思,启迪人们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应刻苦学习。


倡议建造和山古寺

兴宁县城东北部,有一座和山岩。海拔266米,左右两峰相抱,如双手垂拱,下有大岩,称麻石岩,深20米,岩右清泉如注,经久不竭。过去这里是人迹罕见的地方,周围一片荒凉,杂草丛生。直到明正德年间,在这里建起和山古寺,才逐渐热闹起来。提起这和山古寺,与祝枝山有着密切的关系。

枝山在兴宁任职期间,常常奔走于山野之间,浏览山水风物。他任职的第三年(1517年),就不辞辛劳到和山岩实地察看。那时,县城到和山岩有10多里路,道路狭小,蜿蜒曲折,路间树木交错,妨碍人和马的行走。祝枝山沿着羊肠小道,不时下马行走,好不容易才到达和山岩。

祝枝山看到这里的山岩风景奇特,心里非常高兴,忘记疲劳,边走边看,决心在这里开辟旅游景点,吸引游客观赏。他发出倡议,筹集资金,建造寺院。经过一段时间,建起了和山古寺,内供佛像及诸神。在和山岩前设参亭,宽如大厅;竖石柱设围栏,引泉曲流,凿地植荷。和山古寺建成后,祝枝山请邑人在江西宁都做官的进士王天与写了一篇《和山麻石岩记》,刻碑以志盛事。从此,祝枝山常邀士大夫来此游览,和山岩的名声大振,远近游客日众,善男信女纷来参拜,香火极一时之盛。

祝枝山与朋友在此赏荷饮酒、赋诗,曾题为流觞胜景,是和山岩景点之一。岩石石壁刻有祝枝山题书的灵岩两个大字,附有碑文。祝枝山还亲自题诗《游和山麻石岩》,后石刻嵌在岩壁上:

山和人亦和,乘暇集鸣珂。

陟岭美未得,到岩奇转多。

交枝树碍马,一步地旋螺。

成屋自麻石,作门唯碧萝。

瞻天隔鸟道,入地学蜂窠。

树向顶上植,泉从肩畔过。

禽虫凭几住,云霭入衣摩。

佛座泥叁级,僧床石四阿。

西临野广漠,东眺径陂陀。

远吹潜生爽,骄阳暂息苛。

祷祈情敬谨,乐业舞婆娑。

物穰用亦俭,地危心不颇。

民心都似此,吾为尔陈歌。

从此,和山古寺成为香火鼎盛的寺院,和山岩的建筑和景点逐渐增多,成为一处旅游景区。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