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宁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13-03-26 10:35:36
— —2013年3月26日在兴宁市第十四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兴宁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温建文
各位代表:
  我受市政府委托,现将我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3年计划草案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一、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2年,我市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按照 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 的要求,强力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旅游产业园、商贸物流园、新中心城区、精致高效农业基地 三园一区一基地 建设,突出抓经济、抓环境、抓民生、抓队伍,全市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 国民经济实力稳步提升
  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2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完成年度计划的96.3%。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5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全市三次产业比为27.5:32.0:40.5。
  农业生产稳步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33.9亿元,比上年增长5.9%,完成年度计划的100.9%。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54.4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完成年度计划的100.2%。粮食总产量33.73万吨、水果总产量13.53万吨、肉类总产量5.84万吨、水产品产量1.5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3.0%、7.3%、4.7%和4.6%,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工业经济稳中趋升,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同比回落较大。第二产业增加值39.5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年度计划的93.8%。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03.92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完成年度计划的102.7%;完成工业增加值31.8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完成年度计划的94.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6.97亿元,比上年增长16.20%,完成年度计划的103.6%,完成增加值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6.7%,产值和增加值增幅分别比去年低25.7和21.4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发展步伐加快。第三产业增加值50.03亿元,比上年增长9.6%,完成年度计划的95.3%。全市批发零售贸易业总额57.7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住宿和餐饮业总额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旅游业发展较快。全市共接待游客97.0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0.3%,完成年度计划的108.6%;旅游总收入7.08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完成年度计划的105.5%。全市邮电业务总量4.34亿元,比上年增长9.3%。
  (二) 内外需拉动进一步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发展稳定,增速减缓。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1%,完成年度计划的97.5%,增速比上年低14.1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投资7.01亿元,增长3.8%,增速比上年低2.5个百分点。
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12年,我市重点项目共有18个,其中列入省级重点项目3个。全市重点项目中,目前正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4个,正式项目14个。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5.03亿元,占年度投资的118.4%。
  市场消费持续旺盛。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完成年度计划的95.0%。汽车、住房、家电等热点消费品持续旺盛,市场商品供应丰富,消费热点多元化。物价涨幅持续回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50%。
  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发展较快。全年外贸出口总额957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9.7%,完成年度计划的99.7%;实际利用外资146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0%,完成年度计划的109.3%。
  金融运行保持稳定。年末全年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3.5亿元,比年初增长13.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40.2亿元,比年初增长14.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4.6亿元,比年初增长15.1%。我市荣获省金融稳定奖。
  (三)争取政策扶持和项目资金成效显著
  生态保护补偿方面。成功争取南岭生态区所属县(市)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范围,我市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中央财政转移支付6072万元。按照《广东省生态保护补偿办法》,我市2012年获省级生态保护补偿资金4000万元。
  扶持原中央苏区县加快振兴发展方面。成功争取中央财政从2012年起每年安排我市原中央苏区财力补助1428万元;成功争取2013年至2014年每年安排原中央苏区县省级财政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
  争取项目资金支持方面。全年通过发展改革部门争取,在农林水、市政基础设施、节能环保、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共争取上级资金项目34个,资金额16102万元,其中中央资金8371万元、省级资金7731万元,是历年来争取资金最多的一年。
  (四)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进展
  重点交通项目顺利推进。济广高速已动工建设;畲华高速兴宁段、鹰汕铁路兴宁段、205国道绕城改建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全年共完成投资1.1亿元,新建三级公路34.9公里、四级公路114.4公里,全市交通环境不断优化。
  重点水利工程扎实推进。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5亿元,16宗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项目全面动工,13宗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部进入施工阶段,7宗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顺利推进,3宗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基本完成。
  电网结构不断优化。全市完成电网建设改造投资1.48亿元,建成投产110千伏宁新变电站,改造建设10千伏线路43.67公里,供电可靠性得到增强。
  (五)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
  突出招大引强,积极实施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欧尚,促成了国际小家电(飞利浦)生产基地、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碧桂园高档住宅小区等项目落户兴宁。引进合同项目35个,计划投资总额261.31亿元,项目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提高。编制完成了兴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园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规划,新征土地1600多亩,土地平整工作顺利开展,安置区及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园区承载力不断增强。全年园区实现工业生产总值15亿元,比增52%;税收5800万元,比增53%。
  (六)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城乡居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12元,比上年增长18.8%,剔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5.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933元,比上年增长17.9%,剔除价格影响,实际增长14.7%。十件民生实事落到实处。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6000人,全市新增转移就业2万多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539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14%。征收各项社保基金10.1亿元,基本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实现整合。扶贫开发 双到 工作深入推进,84个贫困村和有劳动能力的4798户贫困户全部实现了脱贫。继续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全市纳入低保对象2.54万户,5.6万人。优抚双拥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超额完成了梅州市下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七)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投入7400多万元,全面完成25所学校、12所中心幼儿园规范化建设等教育民生实事。全市新增石马等5个省教育强镇(街),累计创建教育强镇(街)13个,并被授予 广东省教育强市 称号。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90.8%,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达92.1%,高中优质学位率达90.2%。大力推进公共文化平台建设,完成了5个镇街文化站和23个行政村文化室、公共基层电子阅览室的建设;新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梅州市级非遗保护项目2个;协助完成《孝女彩金》励志电影拍摄和发行工作。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市小学生足球队夺得全国校园足球比赛(南片区)冠军。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共有4个项目获梅州市科学技术奖,成果转化率100%。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环境综合整治责任考核达到良好要求,实现了预期目标。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完成上级下达节能减排任务。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5.89 permil;,自然增长率10.24 permil;,较好地完成梅州市下达的人口计生各项任务,被授予 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安全生产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整治深入开展。信访维稳和应急保障工作不断加强。大力开展 三打两建 专项行动, 三打 工作绩效考核在梅州市各县(市、区)中排名第一; 两建 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群众安全感明显增强,社会持续稳定。
  2012年,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仍然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市委正确领导、科学分析、果断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奋力拼搏、共克时艰的结果。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经济运行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改善民生任务还很繁重。二是工业经济增长乏力,缺乏支柱产业支撑。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在梅州兄弟县(市、区)中居较后位置;36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产值同比减少的就有15家。三是农业经济特色不明显,缺乏龙头带动。四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减缓,增速比去年低14.1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明显不足,仅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的19.6%。五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不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增长12.4%,对我市经济增长的拉动不到1个百分点。对此,我们要保持足够清醒的认识,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加快推进 三园一区一基地 建设,强力招商引资、增强发展后劲,加快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特色宜居城乡,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增进民生福祉,突出项目投资拉动、推进富民强市,不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努力争当梅州推动山区科学发展的排头兵。根据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基于新的一年经济发展环境的分析, 2013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定为:
   — —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5.0%(工业增加值增长15.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4%。
   —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2%。
   —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3.0%内。
   — —外贸出口总额增长8.3%。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0%;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0%。
   —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
   —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3 permil;以下。
   — —每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
  三、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为顺利实现201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主要预期目标,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经济发展,做大经济总量。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唯有发展,才能兴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我们必须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定不移地推进 三园一区一基地 建设,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壮大。一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打造10平方公里的 工业新城、宜居福地 的目标,一手抓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招商引资,大力推动园区经济发展。深入实施 乡贤回乡投资兴业工程 ,力争全年引进10亿元以上项目3个、优质项目一批。要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设计,全力推进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等工作。加快推进园区污水处理厂、综合服务区首期安置工程、220千伏变电站、兴业大道、富兴大道、工业大道等项目建设,抓好广东省质量监督绿色食品检验站(兴宁)、国地税办事大厅、农贸市场等工程建设,提高园区综合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园区的承载力和集聚能力。二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园建设,培育幸福导向型产业。抓好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建设,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主要景区景点,打造一个以客家文化为主题,集旅游、休闲、体育、度假于一体的国家5A级综合性旅游产业园;推进神光山生态旅游产业园建设,努力打造幸福市民的乐园。大力开发特色古民居游、乡村自驾游、农家体验游。同时要完善吃、住、行、娱、购、游等配套功能,提高旅游接待能力。三是加快精致高效农业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围绕 抓龙头、扩基地、树品牌、促营销 的思路,大力发展精致高效农业。引导群众规模化种植金柚、油茶、优质蔬菜、优质稻、优质茶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重点抓好石马楼棚顶、龙田龙威、永和熙和湾等金柚基地,鸿利丰、祥旺等油茶基地,龙田、刁坊等镇的蔬菜基地,福兴、宁中等镇的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径南、永和等镇的优质茶基地建设。打造2个以上耕山致富示范点,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二)突出抓好宜居城乡建设,优化人居环境。
  坚持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突出新城带动、产城联动、城乡互动,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着力建设特色宜居城乡。一是大抓新城建设,加快城区扩容提质。围绕打造50万人口的现代中等城市的目标,全力加快兴宁新城建设。加快征地拆迁和重点项目建设。抓住综合政务服务中心项目获得省政府批准的良好机遇,全力抓好欧尚购物中心、毅德现代商贸物流城、碧桂园高档住宅小区、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福兴大道、迎宾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安置区工程、兴宁二中扩建、3所实验学校、1间民营三甲医院等项目建设,全面掀起兴宁新城建设高潮。二是大抓交通水利建设,夯实发展基础。打好交通水利大会战,加快交通水利项目建设,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征地拆迁进度,推进济广高速兴宁段、畲华高速兴宁段、鹰汕铁路兴宁段建设;做好205国道穿城段迁移的用地及项目审批工作。投入2.9亿元,推进206国道兴宁段、甘罗线、龙铁线、径大线等道路的升级改造;投入1.16亿元,建设205国道41.43公里文明示范路。抓好68.9公里的径龙线、合松线等县乡道升级为省道的申报工作。加快总投资7.6亿元的省级水利建设示范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建设,实施合水水库、石壁水库等6宗中型灌区和新圩茶子塘水库、低坑水库等4宗小型灌区改造,完成罗岗河、曲塘河堤围加固等3宗小河流治理,推进19宗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做好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和水系连通试点的前期工作。三是大抓植树造林,构筑生态屏障。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 万村绿 创建活动,全面推进 一消灭三改造 工作,扎实推进森林碳汇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工程建设,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强生物防火网络体系和扑火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防护林、防火林管理机制,着力保护森林资源。四是大抓城乡文明卫生管理,优化人居环境。全面规范城乡建设行为,形成规划完美、建设规范、管理有序的良好格局。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 六乱 、 三边 、 三清 整治行动,建立城乡垃圾清运工作机制和保洁机制,彻底改变城乡脏、乱、差现象。认真抓好污染整治和节能减排工作,不断优化生态环境。
  (三)突出抓好民生改善,增进人民福祉。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突出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扎实抓好十件民生实事,不断改善民生民利。一是促进就业创业,不断增强群众收入。建立健全就业工作机制,全面提高群众就业水平,不断增加群众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工作,大力推进青年创业工程。二是大兴崇文重教,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为契机,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巩固提升创强成果。高标准扩建兴宁二中,做好兴宁二中、华侨中学、福兴中学合并成立新华侨中学的相关工作。加快兴宁技校、兴宁职校整合,建设职业技能教育新平台,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发展。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大力实施名师名校战略,打造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全面提高教育综合力。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广播电视事业,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快发展体育事业,丰富城乡群众文体娱乐活动。三是改善医疗服务条件,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和食品药品监管机制改革,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改善基本医疗及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医,进一步充实和优化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四是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医保、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保险制度的落实,真正让广大百姓更有保障、更加幸福。全面加大征缴力度,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加强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慈善事业的衔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解决城乡群众住房难问题。扎实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加快脱贫奔康步伐。
  (四)突出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推进简政放权,提高政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审批事项压减40%。推进大部门体制改革,整合职能相近机构,建立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推进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贯彻落实《广东省企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大幅精简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深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进一步增强事业单位活力。深化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市、镇、村三级综合服务网络。加快网上办事大厅和综合政务服务中心建设。扎实推进商事登记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亲商环境。继续抓好医疗卫生、文化体制和公立医院的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转变工作作风为切入点,开展以 为民务实清廉 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打造一支敢想会干为人民的队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五)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建设平安兴宁。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坚持依法行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大力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强化在法治的平台上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种类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挥行业协会和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加强信息网络管理,提高对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全面加强 两建 工作,从根本上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抓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推动人口计生工作再上新台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抓好安全生产 一岗双责 责任制落实,全面推进消防安全网络化管理。做好防灾减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监督、应急管理、禁毒、打私、打假等工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着力建设平安兴宁。
  各位代表!全面实现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预期目标任务艰巨而繁重。让我们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建设富庶美丽幸福的新兴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