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五】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工程 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

浏览次数:-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3 21:30:03 <

图片


兴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建设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深挖农业农村这个“富矿”,提振农村经济活力,开创乡村全面振兴新局面。


实施乡村振兴工程主要做好三项工作:


图片


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推动产业扶贫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转变。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动员乡贤企业家和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村集体经济以出租、合作、入股等方式,推动土地经营权向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力争到2023年底基本实现全市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二是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将全域旅游理念和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稳步推进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四美”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四沿”示范带及省际边界线农房管控和风貌提升试点建设,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管护机制。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实现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大力推进美丽乡村连片示范项目建设,每个镇(街)每年规划建设1至2个示范点,以点带面,连线成片,打造具有客家特色的兴宁版“富春山居图”。


三是培育壮大特色农业。大力实施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品”工程,发挥好丝苗米产业园、肉鸽产业园和酒文化产业园带动作用,深入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建设,做大做强兴宁鸽、丝苗米、梅州柚、单丛茶、油茶等优势产业,大力推动牛大力、沉香、石斛、艾草等中药材种植加工。积极创建“兴宁单丛茶”国家地理标志,办好梅州(兴宁)鸽业全产业链大会暨“兴宁鸽”产业发展大会。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一批智慧农业应用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继续办好农特产品展销会,打造湾区“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茶罐子”“油瓶子”。力争到2025年,肉鸽产业产值达20亿元,丝苗米产值达14亿元,梅州柚产值达10亿元。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