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8.1%,兴宁交出亮眼的成绩单

浏览次数:-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10 10:04:14 <

2025年三季度收官,兴宁市交出了一份分量十足的阶段性经济答卷: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69.72亿元,同比增长8.1%,高于全国、全省、梅州市增速,增速位列全省各县(市、区)第4名、梅州市各县(市、区)第2名。这份亮眼的成绩单,凝聚着全市上下的汗水与智慧,见证着“再造一个新兴宁”的坚定步伐。


当外界仍在追问“山区县靠什么逆势上扬”时,兴宁用一份“硬核”数据给出回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6.3%、工业投资增速36%、建筑业总产值增速160%,三项指标均居梅州第一;招商引资实际投资额16.98亿元,同样领跑梅州。


跃速体育产业园项目于今年上半年建成投入使用。受访者供图


“跑得快”更要“跑得远”。站在“十四五”收官关口,兴宁如何在“进位”与“提质”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


“全年冲刺的号角已经吹响,兴宁要凝聚共识、乘势而上,把握好四季度黄金期,确保‘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10月30日,兴宁市委书记罗达祥在兴宁市委财经委会议上语气坚定。


进位

“3+3”产业集群加速崛起


非常之功,必有非常之能。在外部环境承压,内部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兴宁前三季度同比8.1%的增速弥足珍贵,更值得关注。


从产业视角看,兴宁市前三季度经济成绩单呈现出全面发力、多点开花的特点。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二产领跑、三产稳增、一产夯实”的良性格局,结构占比为21.1:17.7:61.2。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稳”——总产值66.31亿元,增长5.4%,梅州第一。其中,林业产值爆发式增长49.8%,成为最大亮点。


第二产业“猛”——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增速比1—8月提高0.7个百分点。108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增长18.91%。


第三产业“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8亿元,增长3%,同比上半年增速略有提升;威尔思酒店、百润营业额分别增长126.3%、92.4%,显示文旅消费正在“回血”。


二产增速之“猛”并非偶然,是源于“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的战略定力。


今年初,在兴宁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罗达祥的话振聋发聩:“奋力‘再造一个新兴宁’,需要塑造一批新产业。企业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兴宁强。我们要始终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锻造先进制造业的‘钢筋铁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跃级、新兴产业聚势、未来产业谋远。”


“再造一个新兴宁”的冲锋号吹响后,兴宁全市上下一班人、一条心、一起干,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推经济社会发展。


围绕产业链构建和产业迭代升级,今年以来,兴宁市谋划“3+3”产业集群(新一代电子信息、生态特色食品、动力电池综合利用3个百亿级,装备制造、医疗器械、体育运动休闲等3个五十亿级)。得益于该产业集群的持续发力,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5.9%,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增长28.2%,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增长19.0%,动力电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逐步成势。


金雁电工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于今年上半年试产。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金雁电工、龙宇新材料等企业通过技改扩产,切入低空经济、新能源等高附加值赛道,推动工业从“制造”向“智造”跃升。


金雁电工年产4000吨微细电磁线技改扩产项目在该市强化服务破解各项难题后,得以快速推进。


金雁电工负责人说:“项目采取‘边立边破’高端进入、低端逐步退出的建设方式,聚焦超微细线、特种线及扁线等高端高性能产品,精准服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重点覆盖低空经济、新能源及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该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2.7亿元,年税收约600万元。


园区载体的提质升级是关键支撑。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数据来看,融湾园区、兴宁园区、园区外三大板块分别实现21.0%、10%、6.7%的增长,“园区化、集群化”发展成效凸显。


园区不仅是企业的物理聚集地,更是产业生态的构建者。兴宁产业园区通过“六横六纵”路网、污水处理厂、人才驿站等配套建设,推动“产城人”融合。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梅州工作站的落地,更让园区在专业服务上形成保障。


提质

紧抓投资这个“关键先生”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经济增长,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快变量,既涉及当下,更关乎未来。


兴宁紧紧抓住投资这个“关键先生”,重点谋划建设了一批“打粮食”的产业项目和“强承载”的基础设施项目,以项目之进聚发展之力,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蓄能。

今年以来,兴宁市以岭南国防教育基地建设为引领,抓紧抓实37个省市重点项目,积极争取以工代赈项目,多措并举推动投资增长。


前三季度,兴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在梅州排位第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部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7.0%,比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6.0%,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岭南国防教育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如火如荼。受访者供图


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的工地上,大型机械往来穿梭,工人正奋战在军旅酒店、实训靶场等项目节点的建设现场。


这个总投资23.8亿元的省重点项目,今年上半年完成投资3.97亿元。“项目一期今年底建成后,预计可同时接待研学团队7000人,带动黄槐镇发展军旅民宿、特色餐饮等业态。”项目指挥部负责人介绍,配套的14个项目同步推进,未来这里将成为“广东最好、全国一流”的军旅特色镇。


当然,兴宁的拼投资不只是“拼投资”,还在拼营商环境、拼产业生态。


拼营商环境方面,兴宁市打好“全产业链招商+精准服务”的组合拳。落实“五证联办”“全程代办”机制,解决企业用地、用工、融资等难题,推动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动工、当年投产”。


拼产业生态方面,兴宁市全力构建“3+3”产业集群。动力电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逐步成势。


通过逐渐优化的营商环境和持续完善的招商体系,兴宁吸引了企业“用脚投票”。前三季度,兴宁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实际投资额16.98亿元。


海思智能数控机床年产3000台二期项目于今年上半年试产。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项目建设的“兴宁速度”不断刷新。6月6日,总投资70.87亿元的33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开(竣)工,兴宁引进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园等一批“打粮食”项目落地建设投产,进一步激发了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能。


兴宁之所以能实现项目“落”进来、产业“链”起来,得益于该市坚持真心待企、诚心帮企、用心护企。今年上半年落户兴宁的深圳超至威电子、江西朗鲨科技2个招商引资项目,从对接洽谈到签约落地仅用5天时间。


“政府部门派来的专人对接相关手续,全程帮忙跑腿,这种服务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企业负责人的点赞,印证了兴宁拼投资的决心。


促优

“媒体+”化流量为经济增量


消费是国民经济循环的起点和终点,对经济发展起到基础性作用。


作为曾有“小南京”之称的兴宁市,自古以来都是商贸繁荣之地。今年以来,兴宁市坚持从创新城市消费矩阵、提升消费载体能级、强化产业与消费融合、优化提升消费环境等方面,持续提升消费繁荣度、商业活跃度、消费便利度。


10月19日,兴宁鸽飞向世界——“媒体+”兴宁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广州举行。


活动中,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行业专家和企业领军者齐聚一堂,共探肉鸽产业发展新趋势,全方位展现兴宁鸽产业在现代化、品牌化、国际化领域的亮眼成果,并现场达成多个合作项目,为兴宁打造“中国鸽业之都”注入强劲动力。


其中引人关注的是,“周黑鸭”携手“陈小鸽”,不仅推出新产品,更是以“品牌+产地”的方式,探索地方美食的品牌化与伴手礼化新路径。


实际上,今年以来,“兴宁鸽”宣传造势措施频出:在广州塔等大湾区地标建筑闪耀登场;陆续登上头部电商企业“辛选”直播间、东方甄选广东乳鸽专场等;举办广东省“百县千碗”暨兴宁鸽美食大赛……


在“媒体+”的牵线搭桥下,“兴宁鸽”显著提升销量与知名度,让消费者从“买产品”升级为“认品牌”,助力“兴宁鸽”拓展广阔的市场蓝海,在乡村振兴中持续贡献“小肉鸽”的“大力量”。


着眼长效发展,兴宁正把“媒体+”模式从“一只鸽”拓展到更多产业方向。通过媒体平台讲好产业故事、对接市场资源,推动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深度融合,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品牌,激活产业链活力,为兴宁产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兴宁市举办2025年汽车、3C数码补贴和家电、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 受访者供图


在提升商业活跃度方面,兴宁市用好各级促消费政策,抓住“双十一”、元旦等节点,组织汽车、家电、商超等重点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撬动大宗消费增长。


今年前三季度,欧尚超市、兴瞳瞳汽车等重点企业发挥龙头作用,威尔思酒店、懒吃侠等企业营业额同比增长超100%,消费市场呈现“大宗消费企稳、新型消费活跃”的特点。


一座消费大县,必定也是一座“流量之城”,而“大消费”依靠的也是“大流量”。


前三季度,兴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上半年增速略有提升,显示文旅消费市场正在回暖,相信随着“媒体+”模式的持续推进,将把源源不断的“流量”,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增量”。


在“十四五”收官之年,兴宁将奋力保持战略定力,乘势而上、精准发力,以产业升级筑牢根基,以项目投资增强后劲,以环境优化集聚要素,以城乡融合提升成色,切实把机遇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数说


●2025年前三季度,兴宁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69.72亿元,同比增长8.1%,增速在梅州排位第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5.84亿元,同比增长4.6%;第二产业增加值30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增加值103.88亿元,同比增长6.8%


●前三季度,兴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3%,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在梅州排位第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部项目投资同比增长37.0%,比上半年提高13.6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增长36.0%,比上半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前三季度,兴宁市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8.91%。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规上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7%;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规上电力、热力和水的生产供应业增加值同比持平


●前三季度,兴宁市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31亿元,同比增长5.4%,在梅州排位第1。其中,农业产值46.63亿元,同比增长4.1%;林业产值0.83亿元,同比增长49.8%;牧业产值15.37亿元,同比增长3.6%;渔业产值1.55亿元,同比增长3.7%;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92亿元,同比增长91.3%


●今年1—9月,兴宁市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3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实际投资额16.98亿元


●前三季度,兴宁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3.58亿元,同比增长3.0%。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消费品零售额41.75亿元,增长3.7%;乡村市场消费品零售额11.83亿元,增长0.4%


■记者观察

山区县的突围之路


2025年前三季度,兴宁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GDP同比增长8.1%,增速位列全省第4、梅州第2,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多项核心指标登顶梅州。这座曾被称为“小南京”的商贸名城,在奋力“再造一个新兴宁”的号召下,凝聚起上下同心的磅礴力量,走出了一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突围之路。


战略定力凝聚同心方向。“再造一个新兴宁”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兴宁锚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自觉。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兴宁没有盲目跟风,而是以“3+3”产业集群为核心,用链式思维补链强链:上游缺什么,就招什么;下游差什么,就补什么。既做强新一代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又培育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医疗器械等新兴赛道,形成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精准发力聚合奋进动能。兴宁深谙山区县发展的短板,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智慧,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紧抓投资这个“关键先生”,以岭南国防教育基地等重大项目为牵引,带动全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创新运用“媒体+”模式,将“兴宁鸽”从地方特产打造为区域品牌,实现从“卖产品”到“树品牌”的跃升。这种既抓大项目又做精品牌的“两手抓”,展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系统思维。


环境优化汇聚内外合力。兴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线”,落细“免费梅州”政策,建设人才驿站、完善园区配套,省药监局审评认证中心梅州工作站的落地更形成专业服务保障。“周二上门去”“政企双月座谈会”等机制,让企业诉求有人应、难题有人解。


创新思维破解发展瓶颈。面对人才、资源等山区共性难题,兴宁以创新打破束缚。企业技改拥抱新能源、低空经济新赛道,政府创新投融资模式做强国有平台,群众参与积分制乡村治理,上下联动的创新实践,让发展活力充分涌流。


当然,兴宁仍面临GDP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带动不足等挑战。但只要始终坚守“再造一个新兴宁”的共同目标,保持战略定力、持续精准发力、优化发展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兴宁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就一定能破解发展瓶颈,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和梅州建设苏区融湾先行区的机遇中,让这座千年客邑焕发更强生机,真正实现“兴旺安宁”的美好愿景。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