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掌上梅州 发布时间:2022-12-27 19:59:43 |
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品牌活动、打造思政教育红色品牌、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近年来,兴宁市教育局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提升教育系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文明校园建设水平,助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全面提升校园文明程度
走进齐昌小学,体育文化长廊、党建长廊、书画长廊、中华美德长廊、中国客家文化长廊等文化阵地分布在校园各个角落,形成了“一廊一文化”的独特育人风景线;新陂中心小学则通过“诵读经典 健体律动”活动、感恩之星评选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多样化活动,推进德育教育;在建设文明校园工作中,兴宁市一小始终坚持“管理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办学理念,通过抓师德、抓常规、抓重点、抓活动、抓安全、抓养成,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各所学校育人模式各具特色,百花齐放,全面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
“少年有志,国家有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兴宁市教育局始终坚持加强该项工作的开展。”兴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德育与安全管理股股长龚广标介绍,该局制定了工作方案,全力打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品牌。把开展创建文明校园品牌活动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抓手,目前兴宁全市文明校园有78所,其中3所被确定为2021-2023年创建广东省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兴宁全市文明校园创建达到全覆盖,校园文明程度全面提升。为鼓励创先争优,兴宁市教育局还设立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标准项目,表彰先进。2022年,评选出先进集体10所、师德建设工作优秀单位12所、新时代好少年20人等。
打造思政教育特色品牌
“罗屏汉是广东兴宁大坪白云村人……”在罗屏汉故居,学生讲解员向游客详细介绍罗屏汉事迹、故居情况。
原来,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一些兴宁市中小学校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师生来到罗屏汉故居、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义务讲解志愿活动。
“思政教育既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也是其关键一环。结合实际,我们着力于打造思政教育红色品牌。”龚广标告诉记者,兴宁市教育局利用原中央苏区县的优势,依托罗屏汉故居、刘光夏革命烈士纪念馆、兴宁市党史教育馆等打造思政教育红色品牌。在各学校创建“德育大讲堂”,邀请革命后代、退伍军人等宣讲红色故事和革命精神。同时,积极开展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其中福兴中心小学教师张浪静的德育课题《苏区红色文化融入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研究》获省级立项,8个德育课题获梅州市级立项。
“优秀传统文化是瑰宝,我们还将传统文化中的竹板歌、杯花舞等20多项非遗项目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助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龚广标表示,目前兴宁有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1所,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3所。
拓展阵地建设护航成长
11月4日,兴宁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基地、兴宁市第一中学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揭幕仪式举行,兴宁市教育局心理健康系统管理平台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整个素质教育的基石,也是素质教育的归宿。”龚广标介绍,兴宁市教育局通过引进第三方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管理机构,依托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集“县级、校级、年级、班级”于一体的全方位心理健康系统管理平台,逐步形成“测、防、辅、教、治”一体化心理服务体系。
记者在兴宁市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看到,该辅导站配置有放松室、个体咨询室、宣泄室、团队咨询室、沙盘游戏室、心理阅览室、心理测量室等多个功能室,为未成年人心理咨询提供了场所和专业人员的支持。“我们设置有24小时接听热线,未成年人遇到一些心理问题,可以通过热线电话进行咨询、预约辅导。”该辅导站工作人员刘美表示,时下人们对心理健康日益重视,不少未成年人遇到问题会主动寻求帮助。该辅导站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指导中小学校建设符合标准的心理咨询室,推进心理健康工作规范化、科学化运作。
关注未成年人心理教育,充分发挥乡村学校少年宫示范引领作用,打造研学实践教育基(营)地……近年来,兴宁市不断拓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时坚持内外兼顾,全面建设学校综治工作站,加强联防联控,规范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接下来,兴宁市教育局将加强阵地的利用,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各项举措,擦亮特色品牌,稳步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文明校园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