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兴宁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06-19 17:43:35

函〔2023〕第129号(A)

对兴宁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第12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


叶跃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弱势群体生活保障”的建议收悉,现将涉及我局事项的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全面落实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政策

       根据《广东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施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62号)和《梅州市民政局关于印发2023年梅州市城乡低保最低标准和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供养标准的通知》(梅市民字〔2023〕6号),2023年我市城市低保标准是858元/月,农村低保标准是601元/月,城市特困标准是1373元/月,农村特困标准是962元/月。我局已于6月份及时落实2023年提标和补发工作,其中特困人员补发1-5月基本生活保障金,低保人员补发1-6月基本生活保障金,全面落实好城乡低保和特困等困难群众的救助政策,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生活。

       二、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保证弱势群体稳定生活

       根据《兴宁市民政局 兴宁市乡村振兴局关于印发<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实施方案>的通知》(兴民函〔2021〕73号)要求,我局加强对弱势群体的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坚持社会救助政策与扶贫开发政策相衔接,充分发挥底线民生在脱贫攻坚的兜底功能,保证困难群众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保证弱势群体的稳定生活,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针对因突发性、临时性造成生活困难的对象,及时给予临时救助,一是通过建立健全临时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力求救助无盲区;二是细化临时救助政策措施,优化申请审批程序,完善紧急救助程序,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和救助时效;三是充分发挥临时救助在救急难工作中的主体制度作用,创新救急难救助方式方法,最大限度地解决困难群众突发性不测和因病灾造成的实际困难。通过上述措施,有效缓解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因突发性、临时性困难造成的生活困难,实现了我市“救急救难”机制常态化。



                                                                                                                                                                                             兴宁市民政局

                                                                                                                                                                                            2023年6月15日



联系人及电话:周小珠  3263791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