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南方日报 信息来源: 转自广东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8-05 11:19:09 |
今年上半年,广东农业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26.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日前,省农业厅所属机构建立的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根据粮食、蔬菜和畜禽等农产品上半年的生产和价格走势,在大量数据和调研的基础上,综合相关专家的分析,对其未来走势进行了科学预测。
A.大米
受进口米冲击影响 米价预计维持平稳
上半年大米生产批发零售环节价格走势
早籼稻、晚籼稻农民出售均价分别为3.0元/公斤、3.4元/公斤,同比分别增加3.2%、0.4%。
早籼米、晚籼米的批发均价分别为5.1元/公斤、6.2元/公斤,同比分别增加0.8%、2.2%。
早籼米、晚籼米的零售均价分别为5.4元/公斤、6.5元/公斤,同比均下降0.8%。
据体系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上半年粮食春播面积为1673万亩,较去年增长0.5%,谷物、豆类和薯类面积不同程度增长。
受稻谷价格上调影响,批发价格也水涨船高。不过近期市场上大米供应充足,而消费需求相对偏低,供求状况较为宽松,导致米价弱势运行。
预测:由于政策、成本以及国储顺价销售等因素,支撑稻谷价格上涨,使得大米加工成本增加,但受进口米冲击以及消费需求减弱的双重影响,预计后期米价将维持平稳。
B.蔬菜
气候变化产量下降 三四季度菜价回升
上半年各类蔬菜亩产同比增减幅度
蔬菜平均 -18.9%
茄果类-35.3%
叶菜类 -17.9%
瓜豆类6.35%
今年我省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增长,但由于上半年陆续出现了较严重的寒潮、低温阴雨和强降雨天气,对蔬菜生产带来了不良影响,总产量下降。
据广州江南市场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蔬菜总成交量为85.7万吨,同比下降9.8%。其中2月份受到春节因素影响,蔬菜批发价涨至全年最高点6.4元/公斤,6月份由于第一季度补种重播导致蔬菜集中上市,蔬菜批发价同比下跌18.7%,环比下跌27.8%。
预测:由于7月初华中地区出现严重水灾,且河南等省份遭受高温天气影响,省外蔬菜供应量在7-8月有所下降,主要从省外调入的叶菜类蔬菜价格在第三季度将回暖。第四季度随着气温下降,北方蔬菜休耕,省外调入减少,广东蔬菜整体价格将继续回升。
C.猪肉
9月迎出栏高峰期 紧缺缓解肉价回调
上半年生猪存栏、出栏、批发、屠宰量同比变化
期末存栏量 -3.4%
出栏量 -5.6%
批发量 -9.3%
屠宰量 -5.4%
上半年猪价在各个环节的变化
养殖环节:生猪均价19.3元/公斤,同比涨45.2%
批发环节:批发均价25.1元/公斤,同比涨38.7%
零售环节:零售均价36.3元/公斤,同比涨15.2%
今年上半年我省的生猪存栏、出栏、批发屠宰量均同比减少。与之相对应的,是猪价在各个环节的稳步上扬。对此,专家分析认为,这是生猪养殖处于长期亏损后的效益反补期,据统计,生猪上半年成本13.9元/公斤,出售均价19.3元/公斤,每公斤盈利5.4元。
预测:按照生猪养殖周期推断,省内4-5月补栏的生猪出栏高峰期在9月后,加上国内能繁母猪与生猪存栏量在3月份触底回升,外省生猪调入量预计在9月开始增加。同时,省内6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增长1.8%,仔猪出栏量环比增长8.4%,年内生猪供应量紧缺局面逐渐改善,踏入秋冬季后省内生猪出栏价将回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