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南方日报 信息来源: 转自广东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9-30 11:40:18 |
美丽乡村连州行
一池碧水、深不见底;水中鱼儿,穿梭来往;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彩蝶飞舞 hellip; hellip;如此恬静的田园山水风光,就在连州市西江镇的豆地村里。
依托湖光山色以及当地鲜美的水库鱼、爽滑的走地鸡,豆地村 生态旅游 发展可谓风生水起。在今年的 五一 、中秋小长假和每个周末,大批游客在豆地村流连忘返,或乘船游览水库或漫步林中幽径,或享受当地鲜美农家美食,体验一场 醉美乡村游 之旅。
豆地民宿 一床难求
如果在豆地的傍晚漫步,可以欣赏夕阳西下,暮色降临,家家户户炊烟袅袅,萦绕飘荡在山村上空,像一张巨大的薄纱,缓缓随微风舒展。这时,大叔大伯们纷纷从田间往家赶。一大家子围着桌子就着自家的饭菜,喝上一盅米酒,其乐融融。晚饭后,凉爽的山风轻轻吹拂,邻居们在家门口三三两两地坐着,摇着蒲扇,一边乘凉,一边聊一些家常。一只黑狗兴致勃勃地在人群中钻过来蹿过去 hellip; hellip;
这里远离都市喧嚣,满满的都是大自然的气息。 佛山游客陈先生对乡村生态景色情有独钟,他游过豆地村后,在微博上写下了上述文字。
工作生活在快节奏中的都市人,都希望能够寻觅到一方净土,放松自己,回归初心,这给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豆地村也把重点瞄准了乡村游。
豆地村村长张土介绍,2014年4月,经村民理事会提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大会通过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开展村庄公共设施建设和环境卫生整治。在村干部、理事会成员的带领下,该村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从4月份开始通过村民筹资筹劳、社会捐助、上级帮扶、争取政府奖补等方式,共筹得近94万元建设资金。经过仅仅8个月的努力,先后建成文化室300平方米、污水沟暗渠化300米,新建了篮球场和休闲公园,安装了自来水和16盏太阳能路灯。
同时,在村民的大力支持下,拆除了8间危旧泥砖屋,对村内卫生死角、臭水塘、臭水沟进行整治,设置2个垃圾收集点。通过推进以上建设和整治,村内公共配套设施得到了完善,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后,村民发展经济的热情高涨。 近年来连州不少乡村依靠旅游赚了钱,而我们豆地村的旅游资源也很有特色。 张土告诉记者,在镇政府帮助和引导下,该村依托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古村落,充分利用村旁风景如画的上兰靛水库这一资源,确定了乡村民宿旅游这一发展目标。
为此,该村购置了8艘小船供游客们游玩;开设农家乐,让游客在玩乐之余品尝地道的农家菜,如鲜美嫩滑的水库鱼和农家走地鸡等,还可以组织BBQ,享受齐聚之乐。
为满足旅客需求,豆地村将该村原村委会办公楼和小学教学楼改造成了12间农家民宿,每个房间都各具特色。在乡间小住数日,心情愉悦,享受漫食、漫游的生活,方便自在,让旅客 来得了,吃得好,玩得欢,住得下,带得走 。
我们村的收费标准是餐饮游玩50元,包吃包玩;民宿单人间120元/间(含早餐)、双人间160元/间(含早餐),经济实惠。 张土介绍。
因为风景秀丽独特,美食原汁原味,能让游客充分体验到慢生活的精髓,豆地村民宿一经推出便受到游客的青睐,甚至 一床难求 。张土说,现在每逢双休、节假日,村里的客房全部住满,像五一、暑假等假期,客房都在节前几个星期就被预订一空。
嫁到韶关南雄的本地村民张荣珍告诉记者,现在村子越来越漂亮,空气环境都很好,鸡、鸭、鱼不放饲料喂养,青菜就是不放盐也好吃。 我先生在韶关工作,只要有时间他就要来豆地,每一次住下都不愿离开。
据不完全统计,从今年5月份正式开始售票截至7月底,豆地村接待游客8352人次,旅游收入410950元,其中门票收入311150元,住宿405人次。
今后,为了进一步美化豆地村,让游客尽情享受采摘果实、赏鲜花之乐,豆地村规划在村四周种上各种四季不同果期的果树和绿色植物,真正实现四季有果有花,丰富乡村游内涵。
农产品供不应求
如今,豆地村业已成为连州乡村游的新亮点。在这里,游客沐浴着和煦的阳光,闻着山风里飘来的浓郁花香,捕捉着村庄独特的田园文化,可以游水库,品尝极具农家风味的柴火炖鸡鸭、清蒸水库鱼、辣炒小河鱼、拌野菜、番薯、小米粥 hellip; hellip;
一大早我们就从市区出发了,来到这里明显感觉空气清新。 从清远出发前往西江豆地的梁先生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朋友介绍得知豆地风景不错,所以趁假日带着孩子一起来感受乡村乐趣。 去感受乡村气息,让孩子体验农村生活,还可以吃点原生态的农家菜,很好! 同行的陈女士笑着说。
每到周末就会有不少人选择来豆地游湖,体验乡村游,尝尝农家乐。来玩的人都夸咱豆地的乡村美、空气好、人实在,很多回头客都提前打电话预约。 村民黄姨告诉记者,之前就有一位佛山游客把她家种的玉米全买走,还留了她的电话,说等番薯成熟了再来。
来这里游玩的都以自驾游为主,有来自深圳、佛山、东莞等外地的游客,也有本地三五知己或者同学聚会。 张土说,外地游客都很喜欢豆地的农产品,如有一位深圳的游客一次就买了5只鸡,收购了几百斤的番薯。因为游客需求量大,村民自家种养的农产品无法满足,所以现在有不少农户看到了商机,主动扩大种养业规模。 村民正在慢慢享受乡村游给他们带来的增收。
为了满足游客对农产品的需求,豆地村集体将水库承包他人养殖水库鱼,约定任何时候以市场价优先供应豆地村集体,以便游客随时都能吃上肉质鲜甜的水库鱼。
现在我们有村民承包山头养殖了1000多只走地鸡,其中500多只为蛋鸡,10月就可以上市了。 张土对豆地的发展充满着信心。
随着游客激增,不管是饭堂还是民宿人手都紧缺。 现在乡村游发展起来了,就要带动村民在自家门口实现就业。 张土告诉记者,他们根据目前豆地乡村游发展的状况,将在外工作的有管理民宿等旅游方面工作经验的村民召集回来。
工资肯定没有我在外打工那么高,但看到豆地发展的前景,还是选择在家门口工作。 现在负责售卖门票的韦少玲说。
有资源、有客流,乡村游势必迅速发展。 可是,资金和人才成为当前发展乡村游的两大短板,常让人有心无力。 张土说,因为资金跟不上,没有成规模的旅游景点,单调的乡村游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游玩的满足度。
我们当然不希望因为基础设施欠完善为乡村游减分。 张土说,目前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签名同意,将集体所有土地承包给村民的土地、山场、水田集中由豆地合作社成立的公司统一经营管理,约定管理方在不损害国家、村民利益的情况下,可引进投资方投资,村民根据其土地占有比例获得集体经营村土地所获利润,并尽快实施市场化运营,让现有资源活起来,释放更多红利。
策划/统筹:黄津 文/图:南方日报连州视窗记者 梁锐呈 通讯员 黄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