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南方日报 信息来源: 转自广东省农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12-02 10:30:53 |
三角镇蟠龙村新华路7号,站在路口抬头望去,前方两栋厂房的主体结构已经基本完成,吴小禾也有些按捺不住心里的兴奋劲, 如果12月底顺利投产,三条生产线开足马力,预计年产值可达到9150万元 。
其实,吴小禾并不是一名企业家,他的本职是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名副教授,但同时兼有另外一个身份 — —中山市农业科技特派员。正是以后者的角色,他帮助三角镇东边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 东边合作社 )进行生鱼的高值化全利用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目前该项目拟立项为中山市2016年度的重大科技专项,正在进行公示。
早在2015年6月,中山市农业局打破身份、地域等界限,从省市的农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选聘出首批13名农业科技特派员,分别与14家农企业或专业大户签订科技服务协议,吴小禾和东边合作社就是其中的一对。今年8月初,第二批农业科技特派员的名单扩展到17人,其中9人属于二次聘用,结对帮扶的对象也增至17家。
●南方日报记者 郭冬冬
他把鱼骨头变成了 鱼豆腐
东边合作社地处中山北部的三角镇,后者也是珠三角重要的生鱼养殖区。据该镇农业和农村工作局统计,全镇生鱼养殖面积达4000余亩、年产量2万吨、年产值3.2亿元。然而,三角镇生鱼养殖业优势明显却没有深加工企业。 单是卖鱼没有话语权,增产不增收的情况时有发生。一年一年地不赚钱,养鱼的人越来越少,整个产业都可能会萎缩。 东边合作社负责人苏婉芬介绍,2014年8月合作社成立渔歌子食品有限公司,并委托加工企业生产自行开发 鱼梓情 牌鱼肉肠,意在延长生鱼产业链条。
但是,一个数字却让苏婉芬感到颇为头疼。做成 生鱼肉肠 后,会产生约52%的鱼骨等副作物,普遍做法是贱卖为饲料或丢弃,仅仅48%的生鱼利用率也成为最大的发展瓶颈。 这太浪费了,不管怎样都得拿过来试一试。 在2014年底的一次调研中,无意间了解到情况的吴小禾有些心疼, 一开始没有明确的思路能做成什么,但是我有这样的技术和爱好,学校也提供了研究平台,只要做下去大家肯定会受益 。
在试验过程中,吴小禾和他的团队发现生鱼鱼骨很有特点:简单磨碎后呈乳白色,带着香味,适宜做成汤膏。高温长时脱腥增香、湿法超微粉碎、在线离心除渣、灌装 hellip; hellip;经过层层工序,2015年5月,吴小禾为合作社研发的第一款产品 — —鱼骨汤膏出炉了。鱼骨汤膏的成功研制,不仅减少了生鱼的浪费,更为重要的是,它加深了合作社和吴小禾彼此间的信任。
在2015年初,市农业局发放需求调查表,由企业和农户自己填报困难和需求。 我们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再和后备库的专家所长进行配对,形成初步的结对子意向后,再安排专家下基层走访,双方有合作意向后再签协议。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补充道, 已经跟专家有合作的,我们会优先考虑结对子。 正是这句 优先考虑 ,在手里的需求调查表上,苏婉芬毫不犹豫地写下了 吴小禾 的名字,后者最终也如愿成了东边合作社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并聘用至今。紧接着,吴小禾和他的团队对鱼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发,比如实现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互补的鱼骨豆腐、还有保健鱼油、鱼酥卷等十几种产品。
政府提倡农业转型升级,但是农民缺的就是科技。我们不想简简单单卖鱼,也想搞产业化做农产品深加工,而这就得靠科技特派员。 苏婉芬说, 双方就像是一对 lsquo;自由恋爱 rsquo;上的新人,前期合作就碰撞出火花,得益于特派员制度而逐渐走上正轨。 事实上,作为特派员的吴小禾,不仅仅只是帮助研发新产品,更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东边合作社介绍销售团队、制定产品定位、甚至是亲自设计生产线。 我们养好鱼、卖好产品、结合观光旅游,也能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 对于未来,苏婉芬十分有信心。
做农业企业的 第三只眼
这些建立在田间地头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除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孵化研发,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外,更是实实在在地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打造出品牌农业。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刘老师,我这群鸡的产蛋率每天不断在降,这么反常是不是有疫病啊? 去年10月,中山市白石鸡场的一批鸡进入产蛋高峰期后,原本每天产蛋率都在95%以上,突然连续每天下降2% —3%。总经理吴永浩很是焦急,连忙拨通了农业科技特派员刘镇明的电话,后者也是来自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的教授。 死亡率、饮水、光照、饲养管理这些都正常吗? 在电话的那头,刘镇明也很关心,在得到吴永浩肯定的答复后,他意识到这次问题有些不太寻常。
不久,刘镇明开车从广州赶往三乡镇,从头到脚套上白色的防护服后,便直奔鸡舍。 肉眼观察鸡群,整体的精神状态还不错,晚上鸡舍里也听不到咳嗽或是怪叫声,死亡率也无异常。 综合这些情况和查看日常记录后,刘镇明基本排除了疾病及管理因素的问题,决定抽部分饲料送检。检测结果出来后,刘镇明和吴永浩都松了一口气:该批号的饲料混合不均匀、蛋白含量偏低。在更换饲料后3天左右,产蛋率停止下降,5 —7天左右回升到94%。
做农业找个好专家指导,就是希望能少走弯路,出现问题可以尽快找到根源和解决方法,没有经验的话就只能靠猜靠蒙。 吴永浩说, 这些农业科技特派员见得多思考得多,一沟通就有方法解决问题,让企业减少损失、产品往更高层次走。
同吴永浩一样,在中山北部的民众镇,粤彩香蕉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欧阳彩宽碰到棘手的问题,也会第一时间想到来自广东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的农业科技特派员黄秉智。今年年初雨水多,农场里的许多蕉果出现了暗褐色的小霉斑。 我们一发现,就马上打电话给他,过了两三天他就来了。 欧阳彩宽说, 他亲自过来看,用什么药、分量多少,都写得清清楚楚,生怕我们用错。 在欧阳彩宽看来, 现在的农业都要讲科学,虽然自己种了那么多年蕉,可出现问题还是要靠这些特派员。他们能够直接到地里进行指导,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对农民的帮助也是最大的。
除了解决生产方面的技术问题,特派员还像是我们企业的第三只眼睛。 吴永浩说,对内企业如果有不足的地方,要敢于提醒, 特派员不仅仅是 lsquo;救火 rsquo;的角色,他们看问题有前瞻性,要乐于接受监督。 对外,一个企业走上正轨后还需要发展,发展靠的就是市场信息、疾病流行信息,别人的养殖方法和设备等。 我们通过特派员这双眼睛,走南闯北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更好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省内先行先试做法盼得到推广
吴小禾不会开车,从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到东边合作社所在的三角镇东边大街,约30公里的路程他已经习惯了在滴滴上叫个快车。 幸亏有了这1万元的特派员经费,平时坐快车来回三角一次100元左右,再有些折扣券,差旅费就够用了。 吴小禾说。
吴小禾口中的经费,是指市农业局2015年5月出台的《农业科技推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资金补助标准经费:受聘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单位属市外的按每人每年补助工作活动费1.5万元,受聘的农业科技特派员单位属市内的每人每年补助工作活动经费1万元。该文件在今年年中修订后,前者的补助标准调整为1.2万元,后者保持不变。
记者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多数企业和农户都希望特派员的补助可以有所增加。 对于这些老专家来说,他们沉淀多年的一线经验是无可替代的。政府能以农业科技特派员这样的方式来认可和鼓励,他们心里都会觉得甜,如果补助能适当有所提高就会更好。 吴永浩说。在这群农业科技特派员中,39岁的吴小禾算是较为年轻的。对于这样的特殊角色,他也有着自己的认识。 科研院校的宗旨就是要为当地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贡献,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希望自己研发的产品能在国内有一定的地位,这也是我在技术和学术贡献上的一种追求。 吴小禾说。
每次去到民众的蕉场,黄秉智都会戴上草帽、穿上水鞋,像农户一样全副武装起来。很多人经常会问他, 过几年都可以退休了,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做特派员? 对于这样的疑惑,黄秉智不是很在意。 科研成果总是需要推广到生产一线,就算没有特派员制度,我们也会这样做。 黄秉智说。
每年省里都会选聘科技特派员,但是能够分配到中山的可能就一两个,尤其是能到农业领域的就更少,可以说是几乎没有。 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 但是在前期调研时,我们发现企业和农户对科技指导的需求非常大,所以专门争取资金设立了这个项目。 农业局的说法,也得到了黄秉智的认可。 科技特派员专门服务农业领域,中山在全省范围可以说是先行先试,希望这种做法可以得到推广。 黄秉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