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版“促进就业九条”新闻发布会情况介绍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广东省人社厅 发布时间:2021-04-06 10:41:57

  3月15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相关情况。省人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杨红山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

  杨红山同志首先介绍了广东3.0版“促进就业9条”总体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指出要实施好就业优先政策,根据就业形势变化调整政策力度,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将就业摆在"六稳""六保"之首。为贯彻落实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18年底,省政府出台了1.0版"促进就业9条",推出诸如社保降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创业担保贷款等含金量十足的政策举措;2020年,省政府又出台2.0版"促进就业9条",进一步推出社保减免延缓等更强有力的减负稳岗举措,两年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375亿元,2020年更是为306.8万家企业减免延缴了三项社保费1970.6亿元,这些措施有效对冲了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保障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城镇调查失业率等年度指标任务顺利完成,促进劳动者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稳在岗位、稳在企业、稳在广东,为全国就业大局稳定贡献了广东力量。

  进入2021年,我省经济企稳向好,就业走势逐渐平稳,但也仍然面临总量压力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等诸多挑战,特别是疫情的影响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和风险点依然较多。与此同时,就业工作的重点也有了变化:一是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一些促进就业政策需要调整完善;二是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相关阶段性政策如何衔接需要及时明确;三是进一步扩大就业规模,需要强化对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培育支持;四是促进更高质量就业,需要更大力度推动技能培训。为巩固来之不易的稳就业保就业成效,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省政府决定进一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出台《广东省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政策措施》,也就是3.0版"促进就业9条"。

  3.0版"促进就业9条"坚持"稳定就业"总基调,围绕"扩大就业"新目标,注重保持连续性、提高针对性,提出59项政策举措,总体可以概况为"减负担、育增长、稳重点、强技能、优保障"5个方面。

  减负担,就是减轻企业的用工成本。一是延长阶段性下调医疗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原定2021年4月30日到期的政策,延长实施8个月至2021年12月31日。二是延长阶段性下调工伤保险费率政策期限,原定2021年4月30日到期的政策,延长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且结合省级统筹费率标准调整工作将全省费率统一下调50%。三是延长阶段性下调失业保险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期限,原定2021年4月30日到期的政策,延长实施1年至2022年4月30日。四是继续实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分档减缴和暂免征收优惠政策,并优化征收标准计算方式。

  育增长,就是培育就业的新增长点。一是加大投资、出口拉动经济持续发展,推动产业、财政、融资等政策发挥促进就业效应。二是落实定向降准政策,补贴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业务,确保中小企业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持续畅通。三是将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高至50万元、将贷款条件中的小额消费贷款限额由5万元放宽至10万元,将创业孵化补贴期限延长至2年,同时大力建设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开展创业实训,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创新实施灵活就业特定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对"共享用工"予以适当补贴,支持灵活多元的用工和就业方式发展。

  稳重点,就是稳定重点群体就业。一是在维持2020年政策性岗位供给力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国企和基层社区服务岗位,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稳中有进。二是强化失业保险待遇,精准开展岗位推荐和就业服务,让失业人员保生活无忧、再就业有望。三是延续脱贫人口就业扶持政策,继续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避免脱贫人口因失业返贫致贫。四是对超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给予奖补,引导企业更多吸纳残疾人就业,使残疾人就业更有保障。

  强技能,就是强化技能人才支撑。一是加大培训、评价、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发挥"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促进就业功能。二是推进职业教育、技工教育扩招,推行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聚焦战略性产业开展技能培训,全方位扩大我省技能人才供给。三是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等高素质农民培训,引导青年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投身乡村振兴发展。

  优保障,就是优化服务保障。一是增加劳动者失业登记选择范围,探索部分优惠政策免申即享,让就业服务更加便捷高效。二是将先进制造业等企业纳入就业专员服务范围,将线上招聘服务纳入支持范围,将省际返乡返岗专车专列纳入补助范围,扩大就业服务的覆盖半径。三是探索建立调查失业率统计发布制度,加强灵活就业动态监测,完善就业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四是强化组织保障。压实地方政府促进就业主体责任,夯实资金保障,理顺政策衔接关系,加强就业创业典型表彰激励,营造促进就业良好氛围。

  答记者问环节,杨红山同志回答了记者3.0版“促进就业九条”如何强化就业服务、促进“三项工厂工程”、支持乡村振兴等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请问杨红山副厅长,今年企业的用工形势与往年相比有没有什么变化?节后部分企业面临的缺工问题,3.0版“促进就业9条”打算具体从哪些方面强化就业服务?

  杨红山:谢谢您的提问。受益于经济持续向好,稳就业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有利于稳定就业的积极因素增多,我省就业保持总体稳定态势。从春节前后全省1.5万家用工定点监测企业和各地人社部门调研情况看,企业用工与往年相比有几个特点:一是节后企业开工时间有所提前。今年超过六成外省务工人员留粤过节,部分企业节后开工时间有所提前。截至3月8日(春运结束),我省监测企业开工比例达到98.4%。二是节后企业用工恢复较快。调查显示,约8成5的节后复工企业用工总体规模已恢复到节前水平。三是节后企业用工缺口有所收窄。由于今年务工人员留粤过节比例较高,节后可快速上岗复工,加上企业间用工余缺调剂机制日趋完善,企业用工缺口有所收窄,预计缺口比重将较正常年份下降4-6个百分点。随着务工人员陆续返岗以及新入粤人员逐步到位,预计至3月底我省企业用工缺口比重将恢复至常态水平。

  "3.0版促进就业9条"还将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帮助企业纾解用工问题:一是加大共享用工力度。鼓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有"共享用工"需求的企业提供免费对接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可按调剂用工人数给予补助。二是健全就业服务专员制度。为有需求的重点用工企业、先进制造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配备就业服务专员,目前全省就业服务专员达1100余名,节后帮助重点企业新招员工超过5.8万人。三是加强求职招聘服务。结合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有序开展线下线上公益性人力资源供需对接活动。今年"南粤春暖"网络招聘系列活动已累计召开网络招聘会910场,在线参与招聘企业2.8万家,发布岗位125.6万个。四是加强省际劳务协作。加大返乡返岗专车专列等协作活动资金保障力度,截至3月8日(春运结束),我省已累计开行返岗专车2548班次,专列15趟,专机10架次,为我省重点企业有组织输送到岗超过10.08万人。

  广东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杨厅长,“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是我们省的重点民生工程,这三项工程在去年稳就业方面有哪些成效?新出台的3.0版“促进就业9条”打算从哪些方面继续促进这三项工程稳就业、促就业的工作?

  杨红山:谢谢您的提问。2020年,我省围绕稳就业保就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中心大局,深入实施"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取得明显成效。全省累计开展粤菜师傅培训7.1万人次,带动20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全省技工院校146所、在校生60.87万人,约占全国的1/6,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8%以上;全省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达580多万人次,"南粤家政"工程2020年培训33.86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和稳定就业51万人。成功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同时我省代表团获32金13银11铜27个优胜奖,金牌数占全国的37%,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居全国第一,取得办赛和参赛双丰收,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

  接下来,"3.0版促进就业9条"将从两方面继续发挥三项工程促进就业作用。一方面,着力发挥品牌工程技能提升效应。一是将"粤菜师傅"培训项目(工种)纳入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范围。二是鼓励职业院校、技工院校适应"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改革要求,组织在校学生参加免费职业技能评价,学校可按评价后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人数,申请每人200元标准的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三是探索引进一批外籍家政培训师,引进国际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助力提升"南粤家政"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引导技能人才向粤东西北地区流动。对到粤东西北地区就业的技能人才,参照高校毕业生的待遇发放专项补贴,即中等职业学校、技工院校应届毕业生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社会组织等就业,或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乡镇(街道)、村(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6个月以上社保的,可申请享受每人5000元标准的基层就业补贴。

  南方农村报记者:目前脱贫攻坚已经顺利完成,接下来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致贫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请问杨厅,3.0版“促进就业9条”提出了哪些举措,下一步将如何支持乡村振兴?

  杨红山:谢谢您的提问。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3.0版“促进就业9条”将在继续做好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就业帮扶的同时,着力挖掘新的就业增长空间。一是继续鼓励脱贫人口依托市场实现就业。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用人单位,继续落实每人5000元的吸纳就业补贴,以及最长3年的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扶持政策。二是持续储备托底安置的政策性岗位。结合乡村振兴需要,开发一批农村保洁、治安、护路、管水、扶残助残、养老护理、林区管护、公共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维护、乡村快递收发等乡村公共服务类岗位,用于兜底安置易返贫致贫人员,按规定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三是推进重大就业工程。加快推进"乡村工匠"工程,推动乡村工匠创业孵化基地整合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工程,开展农村电商常规性培训和提升培训重点扶持建设19个产业园、2080个基层示范站、13个实训基地,强化资源对接和品牌创建。四是吸引人才投身乡村振兴。大力开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农业经理人、青年农场主、农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农业企业骨干等培训,引导青年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加入高素质农民队伍,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乡村振兴生力军。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