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05-04 09:07:56 |
2022年,兴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市上下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家、广东省、梅州市的部署要求,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坚定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抓机遇谋发展,集中精力谋项目搞建设,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推动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一、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77.03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76万人。年末户籍总人口114.98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7.12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43万人。全市出生人口8800人,人口出生率为7.63‰,出生率比去年下降1.62‰;死亡人口3945人,死亡率为3.42‰,死亡率比去年下降0.65‰;自然增长率为4.21‰。人口密度549人/平方公里。
经梅州市统计局统一核算,2022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200.99亿元,比上年增长1.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3.53亿元,比上年增长4.5%,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13.7%;第二产业增加值37.10亿元,比上年增长1.2%,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19.1%;第三产业增加值110.37亿元,比上年下降0.6%,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2.7%。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6.63:18.46:54.91。
图1 2022年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6亿元,下降10.2%;其中,税收收入4.87亿元,下降19.4%。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93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教育支出16.91亿元,增长7.3%;卫生健康支出9.46亿元,下降13.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5.66亿元,增长2.4%。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080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50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19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98%,比上年末下降0.28%。
2022年,兴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8%(见表1)。分类别看,交通和通信类上涨4.8%;衣着类上涨2.5%;居住类上涨1.9%;食品烟酒类上涨1.6%;其他用品和服务上涨1.2%;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8%;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4%;医疗保健类下降0.3%。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3.4%。
表1 202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4.81万亩,比上年增长0.36%;稻谷种植面积61.87万亩,增长2.38%;甘蔗种植面积402亩,下降8.43%;油料种植面积2.87万亩,下降3.04%;蔬菜种植面积28.41万亩,增长5.61%;园林水果种植面积9.14万亩,增长3.63%;茶叶种植面积2.8万亩,增长1.08%。
全年粮食产量29.35万吨,与去年持平;稻谷产量28.3万吨,下降0.35%;甘蔗产量981吨,增长0.62 %;油料产量 0.47万吨,下降1.47%;蔬菜产量87.45万吨,增长6.87%;水果产量17.89万吨,增长0.17%;茶叶产量2862吨,增长2.43%。
全年肉类总产量6.12万吨,增长3.03%,其中:猪肉产量3.73万吨,增长1.36%;禽肉产量2.25万吨,增长6.13%。全年水产品产量1.66万吨,与去年持平。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99.03亿元,工业增加值24.5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9.1%,增加值增长7.1%,其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总产值增长91.8%,股份制企业总产值增长2.6%。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20.2%,重工业增长2.1%。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6.4%;电力、热力行业增加值同比下降3.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较为3.3%;采矿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4.4%,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0.3%。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9.3%,比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72.1%,医药制造业下降66.5%。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2.9%,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43.3%,比上年提高9个百分点。其中,新材料制造业增长126.2%,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长82.2%,先进轻纺制造业增长11.1%,石油化工业增长6.7%,先进装备制造业增长2.8%,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业下降48.2%。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7.5%,比上年提高2.2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72.1%,汽车制造业增长35.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35.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57.91%,提高4.96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0.98%,提高0.69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278.5%。亏损企业亏损总额比去年下降0.4%。亏损企业亏损面20.99%。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7.92元,比上年提高0.07元。
表2 202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增长幅度
全市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29家,实现建筑业总产值 12.87亿元,比上年下降21.8%;建筑施工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1.79万平方米,下降14.5%;房屋竣工面积21.98万平方米, 增加3.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6.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下降5.2%,金融业增加值增长4.7%,房地产业增加值下降7.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51.66亿元,增长3.7%,其中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2.5%;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38.28亿元,增长4.1%。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5.77亿元,比上年下降5.1%。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169004.87万吨公里,下降9.5 %;完成客运周转量6038.58万人公里,下降31.5 %,公路客运量29.98万人,下降20.4%。
表3 2022年公路运输完成货物、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 3000.18公里,其中:四好2441.28公里,高速公路111.91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15.96公里。投入新能源公交车295辆,城乡公交线路8条,开通公交线路的行政村34个。
全市共有邮电局(所)32家,邮电业务总量1.2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3%,其中函件44.3万件,增长169.7%。报刊累计301.8万份,增长0.03%,集邮业务27.1万枚,下降15.8%。
五、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4.7%。其中,项目投资增长18.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0%。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26.9%,民间投资下降28.2%,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下降16.4%。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增长266.1%,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6%,第三产业投资下降8%。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1.6%。工业投资下降7.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7.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2%。高技术制造业投资下降21.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5%。先进制造业投资下降40.5%,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1.8%,其中装备制造业投资下降43.7%。
表4 202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房地产开发投资23.07亿元,比上年下降35.1%。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19.13亿元,下降34%,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2.24亿元,增长117.4%;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1.71亿元,下降60.8%。办公楼投资0.05亿元,下降57.9%;商业营业用房投资1.60亿元,下降23.8%。商品房施工面积342.19万平方米,下降22.2%;商品房竣工面积32.73万平方米,下降29.6%;商品房销售面积为43.60万平方米,下降42.0%;商品房销售额25.59亿元,下降41.1%。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3.11亿元,比上年下降0.9%。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5.22亿元,下降15.9%。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 77.95亿元,下降1.1 %;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25.16亿元,下降0.1%。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92.53亿元,下降0.8 %;餐饮收入10.58亿元,下降1.3%。
七、对外经济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7.14亿元,比上年增长8.1%。出口总额6.41亿元,增长9.0%,其中:“三资”企业出口2.02亿元,增长1.7%;私营企业出口4.39亿元,增长12.7%。进口总额0.73亿元,增长0.7%。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0.53亿元,增长414.8%。
全市共有“三资”企业13家,其中工业企业5家;“三资”企业从业人员2200人,其中工业企业1790人,高技术产业企业1家,高技术企业现价总产值1248.3万元。
表5 2022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八、金融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5.96亿元,比年初增长8.9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378.59亿元,比年初增长13.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70.79亿元,比年初增长10.58%,其中:短期贷款16.03亿元,增长1.43%;中长期贷款141.57亿元,增长11.25%。
九、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22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480元,比上年增长4.0%,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2%。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480元,增长3.2%,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96元,增长4.4%,剔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6%。
全年全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438元,比上年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627元,增长5.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8448元,增长5.7%。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0.8%,比上年增加1.0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9.7%,农村为42.2%。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19.52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8.98万人,减少0.3%。参加工伤保险6.56万人,减少0.1%。参加职工失业保险5.41万人,增长2.1%。
表7 2022年末全市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49间,其中敬老院20间,提供住宿的民政服务机构床位数3553床。全年城乡社会救济对象得到各级政府临时救助人数2560人次,全年发放临时救济金额223.82万元。全市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27879人,其中:城镇1594人,农村26285人。城乡社区服务机构和设施524个, 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20个。社会组织数量298个。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5721人,在校学生16122人,毕业生5209人;职业中学招生964人,在校学生6686人,毕业生962人;普通初中招生12892人,在校学生33431人,毕业生11013人;普通小学招生10397人,在校学生74686人,毕业生12187人;学前教育幼儿招生6646人,在校学生28142人,毕业生11818人;特殊教育在校学生163人。小学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毛入学率111%,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58.5%,高中毕业生升学率99.2%,考上大专及以上学校人数5037人,其中本科2269人。
表8 2022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其增长速度
全市专利授权量475件,下降22.5%,其中:发明9件,下降43.8%;实用新型181件,下降46.6%;外观设计285件,增长10.5%。年末有效发明专利67件,增长19.6%。
十一、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共有调频广播电台1座、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年末全市有线广播电视用户3万户。全市公共图书馆藏书40.11万册,博物馆馆藏物品3595件,全年送书下乡6321册。
全市接待旅游总人数89.12万人。其中:全市接待过夜旅游总人数40.24万人。国内外旅游总收入6.63亿元。
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机构654个,其中:医院6个,妇幼保健院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个,镇(街道)卫生院17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1个,卫生监督所(中心)1个。全市拥有病床3166张,其中:医院1831张,妇幼保健院200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5张,镇(街道)卫生院910张,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200张,每万人拥有床位数26.3床。全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4164人,其中,执业医师909人,助理执业医师1494人,注册护士1487人,每万人全科医生数2.62人。
全市共有标准体育场2582个,小运动场43个,各类球、场馆2031个。全年全市运动员在参加省级以上比赛中,共获奖牌18块,其中:金牌9块,银2牌块,铜牌7块。
十二、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5.02万吨标准煤。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5318吨标准煤/万元,比去年上升1.9%。全社会用电15.41亿千瓦时,增长0.9%,其中:工业用电量4.73亿千瓦时,下降0.1%。
年末全市共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环境质量保持稳定良好,兴宁城区空气质量AQI指数优良率100%,城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43;全市主要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地表水考核断面中,全年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1.7 %,Ⅳ类断面比例为8.3 %。区域噪声环境质量良好,道路交通噪声环境质量好,功能区噪声达标率为100%。全年投入治理污染资金1298万元。
我市共有自然保护区4个,其中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市级自然保护区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达2.38万公顷。全市森林面积13.9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7.14%,碳汇林改造面积495.3公顷,建成生态公益林6.92万公顷;林木采伐量9.42万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6%。
2022年农作物受灾面积1523.07公顷,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6亿元。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起,造成死亡人数2人,直接经济损失0万元。
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5起,死亡人数5人,各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0.45万元。
注:
1、本公报中2022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
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速为可比口径。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统计标准为: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2012年四季度,国家统计局实施了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改革。2013年起按照新的调查口径对外发布城乡一体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分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由于新老调查方案在调查范围、调查对象、城乡划分标准、样本抽选、计算和汇总方式、指标口径等方面变化较大,改革后新口径数据和旧口径数据存在不可比的差异。从2015年起,“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更名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各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中,“单位存款”更名为“非金融企业存款”、“储蓄存款”更名为“住户存款”。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速度按可比口径计算。
4、数据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公路客运、货物周转量等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外贸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等数据来自市科工商务局;金融数据来自市人民银行;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科技成果、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旅游、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图书数据来自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和融媒体中心;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卫生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局;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组织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林业数据来自市林业局;农作物受灾面积、安全生产、道路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其他数据来自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兴宁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