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兴宁市卫生健康局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3-10-18 09:29:13 |
2023年10月13日是第34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共同打造有韧性的未来”。是日,市应急管理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气象局、市红十字会、市消防救援大队、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综局、福兴街道办事处等多部门联合到福兴街道锦绣社区开展2023年“国际减灾日”科普宣传和应急救护与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
在社区门口的宣传点,宣传人员向前来咨询的群众发放各类防灾减灾宣传资料和宣传品,普及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并为群众答疑解惑。
“成人按压深度约5-6厘米,按压频率要达到100-120次/分”“按压时手臂要伸直,按压过程要连续”“吹气时要把头仰起来”……活动现场,来自福兴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护人员认真为社区居民讲解心肺复苏术和人工呼吸等应急救护知识,并利用模拟人教具进行实操演示。
社区居民学习热情高涨,纷纷上来体验,通过实际操作,大家对心肺复苏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掌握了应急救护基本知识。
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培训进社区活动,精准对接社区居民健康需求,有效增强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
应急救护知识:
医疗救助120,紧急拨打可救命。健康咨询12320,信息知识可防病。
核心知识:
⑴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 急救电话求助。
⑵ 12320 是政府设置的公共卫生公益热线,是卫生健康系统与社会、公众沟通的一条通道。
健康行为:
⑴ 120 电话接通后,要准确报告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主要病情,以便救护人员作好救治准备,同时留下呼救者姓名及电话号码。
⑵ 在有人看护病人的情况下,最好安排人员在住宅门口、交叉路口、显著地标处等候,引导救护车的出入,争取抢救时间。
⑶ 生活中遇到卫生政策信息和健康防病知识问题,公众可通过12320 进行咨询。
创伤出血可伤命,包扎止血方才行。可疑骨折需固定,病重拨打120 。
核心知识:
⑴ 受伤出血,应立即止血,以免出血过多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⑵ 处理出血伤口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直接接触血液。
⑶ 对怀疑骨折的伤员进行现场急救时,在搬移前应当先固定骨折部位。
健康行为:
⑴ 小的伤口只需简单包扎即可止血。
⑵ 出血较多时,应立即采取直接压迫止血法止血。
⑶ 如果伤口有异物,异物较小时,要先将异物取出。
⑷ 异物较大、较深时,不要将异物拔出,在止血同时固定异物,尽快就医。
⑸ 抢救伤势严重者,在现场急救的同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呼吸心跳若骤停,心肺复苏可救命。步骤操作按规定,按压吹气技术硬。
核心知识:
⑴ 心肺复苏可以在第一时间恢复伤病员呼吸、心跳,挽救伤病员生命。
⑵ 心肺复苏主要用于抢救心肌梗死等危重急症以及触电、急性中毒、严重创伤等意外事件造成的呼吸心跳骤停伤病员。
⑶ 心肺复苏有三个步骤,依次是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心肺复苏:
⑴ 胸外心脏按压深度至少5 厘米,按压频率至少100 次/ 分钟,连续按压30 次。
⑵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婴儿口对口鼻)时,吹气时间1 秒钟,连续吹2 口气。
⑶ 30 次胸外按压,2 次人工呼吸,为1 个循环。连续做5 个循环,然后判断伤病员有无呼吸。如无,再进行新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