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作者: 兴宁市卫生健康局 信息来源: 转自兴宁市卫生健康局公众号 发布时间:2024-07-24 09:58:08 |
近日,45岁的患者黄女士因腹主动脉瘤破裂,性命垂危。关键时刻,我市医共体的高效协同救治体系发挥巨大作用,患者被紧急转送到兴宁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团队及时开展手术抢救,患者生命得以成功挽救。
6月25日,伴随着120清脆的鸣笛声,兴宁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接到了转送来的患者黄女士,患者因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入院,接诊医生认真询问病史及查体,迅速联系医务科启动“绿色通道”,心胸外科曾伟生教授和闫玉生教授在查看报告后,考虑病情紧急,患者腹主动脉瘤已经出现破裂,腹腔大量积血,必须立即手术,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立即行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封堵破口。
手术难度大、风险高,闫玉生教授率领心胸外科团队,联合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放射科、介入室、麻醉科等多个学科,研究讨论手术方案,经过紧张周密的术前准备工作,在当天下午就为患者开展手术。手术中,黄女士一度出现血压及心率持续下降的危情,闫玉生教授及其团队有条不紊,想尽办法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稳定,并精准地释放支架阻断了破口,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经过6个多小时手术,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
经过半个月的悉心治疗,黄女士在7月10日顺利出院。“术后的康复很关键,出院后至少三个月到半年不能剧烈运动,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生活习惯,记得按时随访复查……“”闫教授对黄女士及家属仔细叮嘱注意事项。
据介绍,腹主动脉瘤破裂是一种致死率相当高的疾病,死亡率高达85%,被医学界称为藏在人体腹腔的“定时炸弹”。闫教授提醒,预防腹主动脉瘤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控制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危险因素,戒烟等。一旦发现腹主动脉瘤,应积极控制血压,稳定情绪,避免用力咳嗽、血压波动等,以最大限度降低动脉瘤的破裂风险,同时应就近及时就医。
“这次成功的转诊救治案例,展现了我市医共体的高效协同救治能力,也凸显了医共体总院特聘专家教授团队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在这种机制联动配合下,医疗服务跑出了“加速度”,患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更及时更精准的救治。”市人民医院名誉院长、特聘教授曾伟生说。
实施此类比肩省级大型医院技术的高难度手术,在兴宁市人民医院已不是个例。据统计,2020年以来,该院心胸外科已成功完成二尖瓣置换术、三尖瓣成形术、主动脉弓置换术等复杂四级手术100多例。介入治疗水平上新台阶,每年开展介入手术1300多例,其中心脏介入手术1200多例、外周介入手术100多例。
“我院作为医共体总院,充分发挥龙头纽带作用,积极加强与基层医院联动合作,通过专家下沉、技术帮扶、人才培养、信息互通等方式,实现了资源共享,互赢共惠,联动发展,努力构建“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新格局。”市人民医院负责人刘示表示,下一步,总院将持续推动医院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做强医共体总院龙头,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群众,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卫生健康领域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