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伏将至,冬病夏治正当时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本网 发布时间:2025-07-09 11:17:36

  俗话说,“热在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酷暑的时期,自然界阳气最旺,而人体的阳气也达到最高,正是冬病夏治祛除身体寒气的好季节。三伏贴是中医“冬病夏治”的典范,利用夏季阳气旺盛的特点,通过药物刺激特定穴位,达到祛除寒邪、宣通经络的效果。

  

  图片


  今年的三伏共计30天

  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图片

  

  兴宁市开展“三伏贴”服务医疗单位信息表

  图片


  适宜人群

  ▶ 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反复感冒、过敏性鼻炎

  ▶ 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腹泻、胃肠功能紊乱

  ▶ 疼痛性疾病:颈椎病、腰椎病、风湿性关节炎

  ▶ 妇儿调理:痛经、体虚易感儿童、小儿厌食遗尿

  

  禁忌人群

  ▶孕妇及经期量多女性

  ▶2岁以下幼儿

  ▶发热患者(体温>38℃)

  ▶皮肤过敏或破损者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患者

  

  重要注意事项

  ▶ 成人贴敷时间2~4小时,儿童0.5~1小时。贴敷后皮肤均有热感,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避免灼伤皮肤。

  ▶ 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如果贴敷过程出现局部过敏症状,如皮肤红肿、瘙痒、皮疹、发热、疼痛等,应停止贴敷,保护创面,避免抓破感染。

  ▶ 贴药后应尽量减少运动,避免出汗;避免洗冷水澡、游泳、泡温泉;贴敷当天忌食生冷腥发、温燥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如牛肉、鹅、鸭、鸡、花生、豆制品等、鱼虾蟹等食物。

  ▶ 贴敷当天不宜穿着连衣裙,建议穿着弹性较好方便取穴及颜色较深的衣裤。

  

  三伏天养生做好“8个一”!

  ①一个温度——26℃

  西北医院干三病区副主任医师权晓娟表示,夏季吹空调,较适宜的温度为26℃以上,室内和室外的温差最好不超过8℃。如果温差过大,很容易造成头晕、口干舌燥、咳嗽流涕等不适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中风等并发症。

  ②一次步行——出汗

  人的养生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该出汗的时候得出汗。

  天津体育学院健康与运动科学系博士李庆雯表示,三伏天可以选择“走暑”去,进行走路的慢运动,既运动健身,又能避暑养生。

  可以利用平时时间早晚走走,一般40分钟,2~3公里最合适。

  ③一杯热茶——补钾

  三伏天给身体补足水分还不够,还得适当补点钾。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系教授黄连珍表示,持续高温时,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缺钾,倦怠无力,精力和体力下降,耐热能力降低,因此,膳食中适量补钾很重要。例如茶叶中富含钾,喝茶不仅能解渴,还能帮助消除疲劳。

  ④一碗豆汤——三豆汤

  常有说法,“夏季吃豆胜过吃肉”,有一定道理。夏天很多地方有暑湿,胃口不好,而大多数豆类都具有健脾祛湿的作用。

  原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王玉梅推荐了三豆汤(赤小豆、绿豆和黑豆)。先将豆子泡几个小时,然后用小火慢熬至三种豆煮烂,就做好了。

  ⑤一个午觉——补精气

  “午觉不睡,下午崩溃”。夏季气温高,昼长夜短,睡眠容易不好,而且人体消耗大,精力不济。中午打个盹,补个15-30分钟的午觉,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让下午有个好精力。

  ⑥一杯温水——小口喝

  水别等渴了再喝,经常小口小口喝杯温开水。建议每天喝水量最好多于1200ml。

  ⑦一份葱蒜——“杀菌”

  天气炎热,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北京潞河医院营养科陆霜梅表示,吃些“杀菌”蔬菜或多或少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这主要是指葱蒜类,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

  这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生吃比熟吃的杀菌作用更强。

  ⑧一次泡脚——保健

  俗话说:睡前一盆汤,赛过人参汤。

  泡足是一种自我保健方法。睡前热水洗脚,能调补阴阳,温通经络,调和营卫,升清降浊,安神养心,健脾和胃,减轻苦夏的症状。

  

  三伏天养生千万别做这些事!

  ①切忌:不开窗通风

  三伏天不少人怕热,全天闭窗室内吹空调。

  “冬天受点冷、夏天出点汗,才能保证人体的这种体温调节机制常用常新。”中日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白彦萍介绍,不能在空调房间呆得太久。经常呆在空调房中,就会导致不知冷热、免疫力下降,更容易感冒。

  ②切忌:冷风对着吹

  颈椎对着空调吹,使颈背部肌肉受寒,造成颈部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等。

  ③切忌:大口急喝水

  天气炎热出汗较多,千万不要迅速、大口喝冰镇饮料,忽然过冷刺激会引起血管收缩,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而冷食也易引起胃部不适,影响消化。

  ④切忌:冷饮不离手

  冰淇淋、冷饮适当吃解暑,大量吃会伤身。长期过量的冷食物进入胃,会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粘膜层变薄,出现粘膜水肿和糜烂。

  且夏季人体新陈代谢快,血管处在扩张状态,突然食用冰饮,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引起血压波动,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⑤切忌:爱冲凉水澡

  凉水澡固然可以降低体表的温度,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夏季冲凉水澡。

  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脏内科主任医师黄力解释,因为夏季出汗后,毛孔全张开着,这时候再用凉水一冲很容易感冒。

  在凉水刺激下,血管迅速收缩,还会引起血压上升、心脏供血不足等情况,尤其是有高血压的老人。冲凉水澡还容易诱发哮喘、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肠疾病。

  ⑥切忌:光脚踩地板

  夏天炎热,孩子喜欢在家里光着脚跑来跑去,虽然图了一时的清凉,但是长期光脚丫也会损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容易着凉。

  湖南省儿童医院护士刘倩表示,如果在开着空调的室内光脚丫,容易导致宝宝的足部受凉,而足部是与脾胃相通的,容易把“凉”带到脾胃,让宝宝出现腹泻、腹痛的症状。

  尤其家里面地板是瓷砖装修的家庭,千万别让孩子光脚玩。

  ⑦切忌:爱穿露脐装 

  北京中医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沈晨介绍,穿露脐装、吊带装出入有空调的场所时,室内外温差较大,易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和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患。

  尤其是露脐装,中医认为,肚脐又称神阙穴,露脐容易引起胃肠功能的紊乱,导致出现腹痛、腹泻等胃肠系统疾病。

  ⑧切忌:情绪太激动

  炎炎夏日,人难免会心浮气躁,但激动情绪伤身体。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越是天热,我们越要心静,与人交流放慢语速,

  不急不躁。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