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师说药】千万别再这样给小孩喂药了!严重的会导致窒息!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广东卫生信息 发布时间:2019-07-26 15:26:16

相信不少家长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小孩喂药,刚开始的时候脸带微笑哄骗一下,然后再大声呵斥,最后变成强行拽到身边,趁着哭的那一刻,嘴巴张开,强行灌药进嘴里。

作为药师,必须要提醒各位家长,强行灌药容易引起呛药,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如何给小孩喂药才更安全?如何喂药才能不那么难?下面跟大家详细介绍一下!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222.jpg

不同年龄采用不同方式

0到1岁

0-1岁的宝宝吞咽功能还不完善,只适合使用液态的药物,所以如果宝宝的药是颗粒剂或者片剂(要磨碎),要溶解后再喂给小孩吃。最适合使用滴管喂药,但要注意清洁消毒。喂药时要先把宝宝的头抬高,脸侧偏,滴管嘴放在一侧颊粘膜和牙龈之间,将药少量挤进,待孩子吞咽后再继续喂下一口,吃完药后再喂上几口水。喂药后注意要竖抱,避免宝宝把药吐出后、引起呛咳。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238.jpg

1到3岁

1-3岁的小孩已经对药物有所认识,一看到家长们手上的药就开始哭起来,表现很抗拒,所以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最难喂药。家长可以把孩子抱在怀里,呈半仰卧状,左手扶着小孩头部,右手持药勺,每次取半勺药,将小勺从口角送入口内,放在舌根部(舌面的后三分之一),慢慢抬起勺子柄,使药物流入宝宝口中,此时轻压舌尖使小儿产生吞咽动作,等小儿将药咽下后再取出小勺,喂完后将小儿抱起,轻拍背部以免发生呕吐。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245.jpg

3岁以上宝宝

该年龄段的小孩已经有一定的理解力,可以和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家长们可以跟小孩解释吃药的原因,努力说服、鼓励小孩主动吃药,并适当奖励,帮助小孩克服对药物的恐惧,不再害怕吃药。另外,家长在平时不要用打针、吃药吓唬孩子,以免给孩子留下阴影,就更难喂药。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250.jpg

喂药时错误的做法

1、捏鼻子灌药

捏着鼻子给孩子灌药,很容易引起呛咳,严重时甚至导致窒息死亡。另外,捏鼻子时很多小孩会动,家长一急,动作就会变得粗暴,可能会损伤小孩脆弱的鼻黏膜,甚至让鼻涕等分泌物进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255.jpg

2、在孩子说话或大哭时喂药

虽然在孩子说话或大哭的时候喂药,成功率相对比较高,但这种做法也很容易导致孩子吸气时把药物呛进气管,引起呛咳。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300.jpg

3、把药混在果汁/蜂蜜水/牛奶/母乳

果汁和蜂蜜可能会对药物产生一定的作用而影响药效。而牛奶中富含较多的无机盐类物质,如钙、磷、铁、多种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和脂肪等化学物质,容易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稳定的铬合物或难溶性盐类,使药物难以吸收,所以一般不建议把药混在奶里喂服。若既需喝牛奶又需服药,可在喂奶前或两次喂奶中间服药。另外需要提醒各位家长,1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建议喝蜂蜜的。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307.jpg

4、把药混在食物中

有的家长把药研碎、掰开,洒进食物里哄孩子吃,一般不赞成这种,一方面食物中可能有某种成分会与药物互相作用,或影响药物代谢;另一方面食物可影响胃排空的时间,进而影响药物的吸收。还有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适合研碎或掰开。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311.jpg

孩子呛药了怎么办

如果喂药时发生呛咳,应立即停止喂药,抱起宝宝轻轻拍后背,以免药液呛入气管。若出现声音变弱,面部青紫,憋气不呼吸等症状时,应立即拨打“120”,在等待“120”急救人员到来的同时,要将孩子翻身拍打后背,做急救处理。如果仍无效,马上夹或捏刺激脚底板,使宝宝因疼痛而哭,加大呼吸。

微信图片_20190726153317.jpg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