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起来,更健康!饭后一个动作帮你降血糖

浏览次数:-作者: 信息来源: 转自健康广东 发布时间:2025-08-11 15:06:58

  总是没时间运动?回到家只想躺在床上?“动则有益,贵在坚持”

  在医生眼里,步行可以说是最经济、副作用最小、最容易坚持的“天然降糖药”,既能强健心肺、改善代谢,又能舒缓压力、提升幸福感。走路需要同时运用到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能够走得快、走得稳,说明一个人的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都好。

  航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方红娟表示,步行时,肌肉收缩和血液流动加速,促使血液中的葡萄糖进入肌肉细胞,其中一部分用于提供肌肉运动所需的能量,另一部分则转化成肌糖原用于能量储备,从而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无论对健康人还是糖尿病患者,餐后活动对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均优于餐前运动。因为餐后2小时内血糖水平较高,运动可有效降低血糖峰值。

  推荐健康人餐后活动至少15分钟,2型糖尿病患者至少30分钟。在保证每天至少30分钟运动的基础上,三餐后各进行一次中低强度运动,可能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和坐着不动相比,哪怕只走动10~15分钟,都可以对降低血糖峰值发挥作用。2025年7月,《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仅15分钟的快速步行,与全因死亡风险降低19%相关,而慢速步行的益处则不显著。



图片


  步行速度建议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步,最佳步幅为“身高×0.45”,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5%之间为宜。

  步速:根据身体情况控制速度

  虽然走路提速有助于控糖,但也要根据身体情况控制速度,持之以恒才有效果。正常情况下,一分钟走100~120步左右刚刚好。太快容易喘不上气,太慢又达不到锻炼效果。

  姿势:抬头挺胸,优雅前行

  抬头挺胸,别低头看手机,挺直腰板,这样能避免颈椎和腰椎的负担。双手轻轻下垂,自然地做双肩摆动。脚部正确发力,先用脚后跟着地,然后平稳过渡到脚掌,最后用脚趾发力蹬地,这样能更好地缓冲地面的冲击力。

  时间: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建议每日快步走30分钟到1个小时。如果你刚开始锻炼或者感觉到累,可以分成几个时间段来走,不要一口气走太久,慢慢增加时间。

  场地:选对地方,走起来更舒服

  


  尽量选择平坦的场地,可前往体育馆等运动场所,走有橡胶垫或带绿皮的地面,这种地面能缓冲脚步的冲击力,对膝盖友好。走路虽然是一种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但不建议冠心病人群、肥胖人群、下肢骨关节病患者长时间走路,应量力而行。

  高温天气下,尽量减少户外剧烈运动,科学把握运动强度,循序渐进增强体魄。全民健身,让健康生活不停步!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