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总结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情况,部署全市2018-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8月15日,兴宁市2018-2020年度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会议在市农机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市农机局领导班子成员、市财政局农财股负责人、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各镇(街道办)生态(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负责农机工作的同志约30多人。 会议首先由市农机局相关负责同志向与会人员传达学习《广东省农业厅、广东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广东省农业厅 广东省财政厅2018-2020年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农规[2018] 5号)文件精神,特别是将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比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的改革变化部分和与会人员认真学习,详细解读改革变化后的政策实施办法,并结合兴宁实际作了科学研判和补贴需求工作分析,同时要求与会人员要加大宣传力度,确保2018-2020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积极稳妥顺利实施。 会议紧接着由市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对2015--2017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施情况进行了小结,并对2018年-2020年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进行部署。据悉,2015-2017年三年间,市农机购置补贴办公室严格按照“全价购机,县级结算,直补到卡”的兑付方式规范抓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三年来,省农业厅、财政厅共下达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指标1144万元,我市共落实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151.536万元,补贴各类机具3286台,水稻生产烘干机械化、水稻生产育插秧机械化、水稻生产植保机械化等短板问题得到有效推进。其中:干燥机械78台(果蔬烘干机75台,粮食烘干机13台)水稻烘干机装机容量达400多万吨,补贴资金210万元,占补贴资金18.23%;收割机95台,补贴资金199万元,占补贴资金17.28%;拖拉机293台,补贴资金29.6万元,占补贴资金2.57%;插秧机20台,补贴资金26.02万元,占补贴资金2.26%;水产养殖机械1172台,补贴资金230.39万元,占补贴资金20%;植保机械714台,补贴资金237.49万元,占补贴资金20.62%。共受益农户或者农业经营组织1695户。在补贴政策带动下,拉动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投入5060多万元。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2.54万千瓦,2017年对比2015年增1.39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达2149台,水稻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8.6%,2017年对比2015年增5.58%,农机总动力和水稻机械化综合水平持续增长,较好地完成了农机购置补贴工作任务。 就如何做好2018-2020年新一轮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指出,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要紧紧围绕省农业厅、财政厅(粤农规[2018] 5号)文件精神,以促进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为基本要求,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总体目标,坚持绿色生态导向,大力推广节能环保、精准高效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助力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兴宁实际,要重点围绕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节水、节工、节肥等丘陵山区设施类机械,特色农产品加工机械,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等方面加大推广力度,全力推动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顺利实施。就如何做好下来工作,农机局主要负责同志提出了二点要求:一要高度重视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宣传学习。要准确把握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改革后的新变化、新情况、新动态,依法依规落实好补贴资金的申请、受理和核实工作;二要要时刻绷紧农机购置补贴工作拒腐防变的警戒线,发扬勤廉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安全高效落实,切实发挥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强农惠农政策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