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宁市福兴街道,党员干部每周二下沉一线,进家门、入企业,从道路安全隐患的快速排除,到企业用工难题的精准化解,再到群众急难时刻的暖心救助,形成以“群众写单、党员接单、干部办单”的闭环服务模式,将党员先进性转化为破解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眼前这条位于福兴街道锦华村的道路,视野开阔,通行顺畅。然而就在不久前,一座老旧电塔矗立于此,让周边三所学校在上下学高峰时段拥堵不堪,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这一困扰居民多年的难题得以化解,正是源于“周二上门去”行动中收集到的群众呼声。 锦华村“两委”干部在“周二上门去”走访中敏锐捕捉到这一道路设施诉求后迅速上报,福兴街道立即协调供电、交通等多个部门,推动实施了电塔迁移工程,安全隐患消除了,交通拥堵缓解了,过往的村民纷纷点赞。 “周二上门去”的行动力,更体现在群众急难愁盼的关键时刻。今年春节,锦绣新城小区一户居民因火灾致房屋受损严重,生活陷入困境。锦绣社区在“周二上门去”的日常联系中第一时间了解到情况并上报街道,一场由党员、志愿者带头的爱心接力迅速展开,通过多方筹措3万元资金用于房屋修整,让受灾群众得以尽快重建家园。 普通党员曾维希正是这场爱心接力中的一员。火灾发生时,她第一时间参与救援。在她看来,深入群众、排忧解难是党员的本分。 这种“能帮则帮”的精神,浸润在社区服务的点滴之中,也让居民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同时,“周二上门去”的服务半径,从居民家中延伸到了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企业车间。“兴南商圈”党员在走访中发现华丰工业园新入驻企业面临招工难题。街道主要负责同志现场对接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发动村(社区)开展招工宣传,短时间内就组织输送了近80名劳动力上岗,有效缓解了企业的用工难题,保障了生产运营的顺利开展。 据统计,福兴街道党员干部共计开展“周二上门去”联系服务群众5685次,收到诉求785项,已完成解决762项。无论是街头巷尾的民生小事,还是关乎发展的企业大事,福兴街道坚持深入贯彻“围屋家访”工作要求,以“周二上门去”为坚韧纽带,树立“解百姓忧、办千企事、暖万人心”的工作目标,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筑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让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闪耀在群众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