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气温升高和雨水增多,蚊媒活动日益频繁,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进入高发期。为帮助广大市民更好地防范感染风险,记者走访了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利,就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及预防措施等进行详细了解。 陈利主任介绍,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花蚊子”。感染该病毒后,患者通常会在2 - 12天的潜伏期后出现相关症状。 兴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利表示:“基孔肯雅热主要是由伊蚊传播、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主要表现的症状是发热、皮疹,还有关节疼痛。如果是有这些症状的情况下,建议到当地的发热门诊就诊。” 目前,针对基孔肯雅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治疗药物,临床主要采取对症治疗。 兴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利:“这个病是自限性疾病,它没有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它主要的治疗是一般治疗,如果是有关节痛,就要卧床休息、减少负重,还有像爬山这些剧烈的运动,避免关节的损伤。还有如果是发热的情况下,一般是用退烧药对症处理。退热的药也不是什么都可以用,一般情况下用的是对乙酰氨基酚,但阿司匹林这种药物一般是不用的,因为它容易引起出血。还有关节痛,一般情况下绝大部分的关节痛它是两三天可以缓解,但是有比较少的部分,持续的时间可能会长一点,有数天或者是数月,有一部分很可能一年左右都有。还有极少部分可能还会留有后遗症,引起关节活动的障碍。” 尽管存在上述症状困扰,陈利主任表示,基孔肯雅热可防可控,市民无需过度恐慌,但需提升防蚊灭蚊意识,做好个人防护措施。 兴宁市人民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陈利:“现在是蚊媒传播的高发时期,我们要做的是防蚊灭蚊。一般人在家里的情况下,最好点蚊香,还有家里要有纱窗,睡觉时用蚊帐。如果是要外出的情况下,一般穿浅色的衣服,穿长袖、长裤,暴露的皮肤涂防蚊液。还有家里面的卫生环境,不要有积水、滋生蚊虫的地方,特别是花瓶、饮水机托盘这些容易积水的地方,最好每天都要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