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科创教育正成为我市教育的新亮点。人工智能、3D 打印等新技术正持续突破传统教学局限,从趣味十足的科创课程到互动性强的课外实践,为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不仅有效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更显著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 日前,记者在黄岭小学发现,科创赋能的生动场景随处可见:学生们专注地操纵着无人机编队,让它们在教室上空划出优雅弧线,一旁的3D打印机正徐徐“吐”出精密的齿轮模型。学生们告诉记者,借助AI、3D 打印等科技工具,能将课本里抽象的数学公式、物理原理,转化为可触摸、可调试的实物成果,不仅体验到动手实践的乐趣,更在反复调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养成专注、严谨的学习习惯。 在市一小,灵巧的机器狗在学生的指令下完成翻滚、握手等动作;而位于锦绣学校操场的“AI运动角”,则通过高清摄像头实时捕捉学生的运动姿态,并提供个性化的精准指导与反馈。 如今,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作用已从“工具辅助”向“智慧赋能”延伸,成为懂教学、助提升的“智慧参谋”,为教师教学提供精准支持。 据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坚持以“强基础、搭平台、促共享”为目标,持续加大科创教育硬件设施投入, 同时,预计到2025年底,市一小、坭陂中学、华侨中学等3所学校将同步完成科创实验室的全面升级,进一步夯实我市科创教育基础,让科技赋能成为学生全面成长的“加速器”,为我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