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兴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眼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乡村振兴、创文创卫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全面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实现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有效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五年来,兴宁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兴宁大道、北环大道、锦绣大桥等建成通车,梅龙高铁、“一江两岸”河堤公路加快建设,实现村村通客车,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城乡交通路网不断优化。宁江公园一期建成使用,“四馆一场”、棚户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阔步前进,率先在全省出台扶持肉鸽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兴宁肉鸽产业园、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使用,丝苗米、兴宁鸽、单丛茶、梅州柚、油茶等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0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6个,丝苗香米年亩产创世界纪录,“兴宁鸽”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兴宁市肉鸽产业园入选2021年首批省级特色产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推荐名单,被推介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成功创建省卫生城市、省县级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成效,“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实现459个行政村通自来水全覆盖,“万里碧道”“厕所革命”等工作扎实有力,建成“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示范点项目74个,龙田合水“两镇八村”、新陂叶塘“两镇五村”、石马镇“六村联动”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成效明显。文化旅游事业繁荣发展,镇级综合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兴宁竹板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全面启动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兴宁古驿道客家人文自然风光线路”获评省级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熙和湾客乡文化旅游产业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景区,景区内花灯楼荣获“世界最大灯笼型建筑”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五年来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217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73.4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