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报告》: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努力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3-07-15
[字体:  ]

  市委十四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坚持“精准画像”,聚焦“富县强镇兴村惠民”一起发力,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加快把短板变为潜力板。

  全会要求,一要坚持实体经济“富县”。在主攻“进位”上下功夫,突出产业和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以特种电磁线、数控机床、精密铸造、汽车配件、智能控制系统等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以医疗器械、体育运动休闲、生物医药等为主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落实梅州市对镇(街)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办法,紧紧抓住培育“四上”企业这一“牛鼻子”,通过积极培育“扶上马”、大力支持“送一程”,支持城区街道培育餐饮现代服务业,支持水口、叶塘等中心镇培育工业企业,支持专业镇特色镇依托资源禀赋培育特色农业企业,促使企业依法纳统“作贡献”,确保每个镇(街)每年净增1家以上“四上”企业,今年底完成43家培育目标任务。二要坚持特色发展“强镇”。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罗浮、罗岗、黄槐、大坪、水口、坭陂6个“百千万工程”示范镇建设,全力推动叶塘“百千万工程”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推动大坪镇红色小镇(田园生态旅游综合体)项目签约落地建设。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打造“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三要坚持以点带面“兴村”。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持续深化10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加快中国一拖·国机海南现代化农业合作项目建设,大力推行“产业村长”,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打造一批30万元以上的经济大村和50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持续推进径南浊水村、新圩大村村产业社区建设,加快创建“无信访”村(社区),加强和完善乡村治理,让乡村底子更厚、里子更好,形成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的乡村新貌,让“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兴宁百姓。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