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镇水洋村在被确定为省首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后,面对软硬件还存在差距的情况,以高起点规划破发展困境,凝全镇之力共谋发展,强产业根基壮发展动能。水洋村借“百千万工程”汇聚天时、地利、人和,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撸起袖子加油干,转弱势为优势,争后进为先进,变不可能为可能。 
三江交汇的水洋村,正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水洋村位于水口镇的北面,距镇中心约1公里,总面积6.43平方公里,全村3656人,常住人口约800人。过去由于大量人口外出,村里公共基础设施软硬件薄弱,存在农房风貌缺乏有效管控、人居环境亟待整治提升等问题,是发展相对落后的村。
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在兴宁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有效组织下,水洋村充分运用宁江、琴江、梅江三江交汇且距离圩镇仅一公里的地理优势,培优壮大特色柚果产业,围绕“柚缘相见,情满水洋”总体定位进行高起点整体规划,整体打造联镇带村环、沿江休闲环、产业发展环与柚果产业示范区、和美乡村示范区、生态保育示范区,着力构建“三环三区”发展格局,持续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积极探索村企共富道路。 “水洋村如今在有效连接圩镇和带动水口高质量发展,展现兴宁南部桥头堡的‘百千万工程’成效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水口镇党委书记许杰浩表示。 走在水洋村的一河两岸,道路干净整洁,新种下的绿化树苗迎风招展。村主干道安装上了柚果样式的路灯,不少民居外立面刚刚装修完毕,映衬着主人家喜滋滋的脸。水洋村村容村貌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水口镇干群同心,改变了过去“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

水洋村完成村民房屋外立面改造,人居环境得以提升。
水洋村“两委”班子共有7人,为了完成不可能的任务,水口镇举全镇之力共促“典型”发展。该镇成立“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党建赋能引领、和美乡业发展、和美风貌提升等7个工作专班,将创建工作具体分解成20条任务清单,把水洋村全村域划分为11个区块,分区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有效落实。 水口镇充分运用“社会力量参与”的理念和方法,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从“要我变”为“我要变”。镇村干部主动入户走访,宣传“百千万工程”和征集村民对水洋村发展的意见建议,让群众由“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群众与干部一起干。同时该镇注重工作方法,从群众最关心的村容村貌入手,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农房风貌提升,势如破竹打开局面,实实在在跑出了水口“加速度”。 村民黄运权就享受到了“百千万工程”带来的好处。他的两栋房屋在政府的帮助下,已经完成了外立面的改造。门前杂乱无章的小菜园也有了艺术墙,开窗见绿,而他也主动捐出自己的旱地支持村里的建设。像黄运权这样的村民在水洋村并不是个例,如村民黄远泉主动让出自己的300多平方米菜地,村支书黄金彬带头捐资3000多元,并捐出100多平方米旱地支持村里建设……农村土地最为金贵,也是过去村民最容易产生矛盾纠纷的点,而水口镇党委政府却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独门绝技”。 该镇发出《关于筹建“三江交汇·亲水公园”倡议书》,开展“我为家乡建设出份力”“我为绿美水口种棵树”等活动,广泛宣传发动在家村民、外出乡贤、企业家和社会能人捐款捐物支持家乡建设。同时还鼓励党员群众把闲置、废弃土地房屋无偿提供给村公益使用。为了让群众充分“放心”,对捐房、让地农户,镇村发给“地票”予以权属、界址确认。目前,群众参与出资、捐款累计约230万元,无偿让地3000多平方米,“绿美行动”种植香樟、异木棉等苗木约3500棵。 在进入村委路口的墙面上,一幅水洋“乡村柚惑”的外立面装饰吸人眼球,亮明了水洋村的主导产业。水洋村农业产业兴旺,主要种植柚果和水稻,2021年9月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村(柚果)。

水洋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提升,主干道安装上了柚果样式的路灯。
如今,水洋村柚果种植面积达2000亩,产量约1400万斤,产值约4200万元,主要有冠诚生态农业、新力果场两家农业企业。其中,冠诚生态农业已打造占地1150亩标准化连片种植的现代千亩“琴怀柚”产业园,是“广东省菜篮子基地”“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梅州市重点农业龙头企业”,“琴怀柚”入选2021年度“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作为传统产业的水稻种植面积也有1466亩,产量约102.6万斤,产值约390万元。

柚果种植是水洋村的主导产业,如今种植面积已达2000亩。
冠诚生态农业负责人刘道怀充分发挥兴宁“产业村长”作用,打造现代千亩“琴怀柚”产业园,不断壮大产业发展动能。利用产业园核心辐射与品牌带动作用,创新通过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技术培训”等方式,发动引导群众在房前屋后、荒地土坡种植柚树,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管理、保价收购,逐步推动建立全村、甚至更大地域范围的现代柚果产业社区。目前,已发动各家各户种植柚树累计450棵。“我之前都会定期为兴宁、五华、蕉岭等地的种植户开展专业培训,对于家门口的种植户,更是责无旁贷要把他们带动起来。”刘道怀说。 为了提高柚果的综合价值,水口镇在水洋村进一步谋划柚果精深加工,建设柚文化基地、电商基地,把水洋典型村打造成一个以柚产业、柚文化为主的农文旅产业综合体。同时串联周边洋新村千亩丝苗米产业园、盐米村“四村联动”粮食加工中心、光夏村和小丰村红色文化教育、河口村现代果蔬园、工艺藤艺产业、宋声村自然生态风光等产业节点,将产业发展与集体经济、群众就业捆绑起来,串珠成链、联动发展,打造典型示范、多点开花、特色发展、相得益彰的产业发展路线。 站在水洋村的河堤上,三江交汇场面壮阔,村内“百千万工程”建设如火如荼,水口镇党员干部群众正在用行动演绎“春潮涌动风帆劲,砥砺奋进正当时”,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