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兴宁·踔厉奋发30年”系列报道之十四丨音乐创作活跃繁荣 人才队伍持续壮大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1-31
[字体:  ]

  兴宁是文化之乡。三十年间,我市的音乐领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音乐人才从少到多,创作素材越来越丰富,作品数量不断攀升,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图片


  每到节假日,一批音乐爱好者、从业者就聚在兴宁市音乐家协会会址,他们亮出自己的拿手音乐,与其他音乐爱好者、从业者分享交流自己近段时间的音乐感悟。他们纷纷感叹,兴宁撤县设市三十年间,兴宁的音乐人才逐年增加,由此带动了创作作品的数量、质量整体提高。


  图片


  兴宁市音乐家协会顾问 兴宁一中艺术教研组组长 黄梅珍表示,撤县设市前,音乐创作人员比较少,音乐创作的素材没有那么丰富。撤县设市后,一批青年作曲家在音乐学院毕业后,创作出一种具有创新和探索精神的音乐作品。如刘玉润老师近年来创作的新作品《梅龙高铁之歌》,今年创作的兴宁撤县设市三十周年的《大美兴宁》等作品,编曲配器方面丰富多彩,再加上唯美的MV,带给人们美好的视听享受。


  图片


  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三十年我市音乐表演上的变化。三十年前,他们表演的舞台,道具十分简单,舞台背景是一块固定的布幕,甚至这块布幕还要使用好几年。而今天,借助现代设备,舞台效果给音乐表演增色不少。


  


  图片


  酒香也怕巷子深。据兴宁市音乐家协会负责人介绍,三十年前,虽然我们兴宁也出现不少高水平的音乐人才,但受限于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难以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知。三十年后的今天,兴宁音乐借助于现代的传播媒介,助推了兴宁音乐的繁荣与发展。
  兴宁市音乐家协会顾问 兴宁一中艺术教研组组长 黄梅珍表示,撤县设市前,音乐传播是纸质媒体、音像媒体的时代。现在的音乐传播已经进入了以网络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时代,成为音乐创作、音乐表演乃至音乐教育、音乐研究得以不断发展的重要推手。
  兴宁市音乐家协会负责人认为,物质条件的改善是兴宁音乐发展的一大助力。更关键的还是要我们兴宁音乐界的爱好者、从业者的不断努力,让兴宁的音乐更活跃、更繁荣、更多元,被更多人所了解、熟知。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