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工作的具体目标、工作任务和推进举措,作出了在“百千万工程”、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改革创新上大抓落实和挖内需扩外需、抓实体强产业、优生态提品质、防风险保平安、办实事解民忧、转作风提效能的“3+6”工作部署。从今天起,我们将对相关内容进行摘录,进一步宣传阐释报告内容,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今天发出第一期:奋力在“百千万工程”上大抓落实、竞标争先。
《报告》明确,今年我们将坚持依靠千百万人推动“百千万工程”,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力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一是聚焦建设品质县城求突破。以做优县城载体为先,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并重,大力实施城区品质提升五年行动;以做强县域经济为本,深入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做强装备制造、医疗器械主导产业,做优生态特色、现代轻工纺织等特色产业;以做美县城颜值为重,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升官汕路、人民大道等主干道环境,加大小型公共基础设施修复力度,强化桥梁涵洞、园林绿化等全周期管理。二是聚焦提升镇村能级求突破。大力推进美丽圩镇、和美乡村建设,推动首批典型2镇6村优化提升、第二批典型3镇32村加快培育、第三批拟培育的4镇47村尽早谋划建设;打造黄槐镇全民国防教育特色发展增长极,示范带动北部片区发展;加力推动乡村振兴,突出产业带动,纵深推进“产业社区”建设,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村庄清洁行动。三是聚焦深化融合发展求突破。高标准落实镇村规划,持续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农村人口市民化,不断提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积极打造叶塘镇与梅州兴宁产业园融合发展增长极,示范带动中部片区发展;积极打造水口镇与广梅园区联动发展增长极,示范带动南部片区发展;深化落实“田长制”,持续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守牢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