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兴宁市人民政府
www.xingning.gov.cn
网址支持IPV6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繁体版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广州天河与梅州兴宁的结对支教:以爱为笔书写教育均衡发展新篇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掌上梅州 发布时间:2025-07-08
[字体:  ]

  去年8月,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15名支教教师奔赴兴宁,扎根12所学校。一年来,在教学、德育、教研等多领域深耕细作,依托兴宁市级平台开展系列重磅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帮扶使命,为兴宁教育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图片

多方联动  市级平台赋能教育新生态

  市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携手天河支教团队搭建高质量教育交流平台。目前已累计开展市级以上活动超10场,引进近40名省内名师名校长资源,覆盖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全学科领域。

  从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到教研论坛,一场场教育盛宴轮番上演,吸引全市各学段教师踊跃参与。这些活动形成辐射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教育帮扶矩阵,搭建起城乡教育资源互通的坚实桥梁,推动优质教育理念在兴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德育润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

  支教教师以德育为育人基石,通过多样化活动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沃土。国旗下30余次主题演讲,涵盖习惯养成、安全教育等内容;校园中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图片

  陈天兰在大坪中心小学组织“成长礼”与“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马婷婷在锦绣学校开设女生青春期课堂与心理辅导;孙丽在大坪中学开展女生心理健康讲座;邱子鹰以环保演讲传播绿色理念;陈凤仪开展青春期主题班会;陈形组织“鲜花献英烈”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支教教师深入200多个家庭家访,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精神世界。


教研赋能  深耕课堂促成长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阵地,市教师发展中心精心搭建交流平台,先后组织了2025第四届“天河·兴宁”小学教改开放周、送教送培、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及第二届兴宁市小学全学科阅读主题活动。

图片

  15位支教教师足迹遍布兴宁市中学、小学。累计开展97节公开课、51场讲座,覆盖了小学各门学科。他们将天河教育经验移植兴宁并创新实践:陈天兰、陈形定制阅读与体育提升课程;马婷婷开设全校音乐大课;李朝源推广花样跳绳;吴慧玲带来圆圈班会新模式;潘江愉落地前沿综合实践课程;温玉婷、陈琢玉创新低年级识字教学 ;陈志伟以生活化数学课堂带来新思考;陈秋香扎根乡土开展科学教学;邱子鹰、钟小云的语文教学激发教研活力;黄腾蛟深耕乡村小学体能训练课……

  “天河·兴宁青蓝工程”同样成效显著,15名支教教师结对45名当地教师,开展新课标解读、AI教学应用等培训。李朝源指导青年教师获梅州市体育教学技能一等奖,温玉婷辅导教师获省级阅读教学论文奖,为两地教育协同发展筑牢根基。


多元育人  特色活动绽光彩

  支教教师以特色活动推动“五育”并举。黄腾蛟组建跳绳队、策划趣味运动;陈天兰发起“同一蓝天下,共读好书行”;陈形打造“武术操+跑操”大课间;李朝源掀起花样跳绳热潮……

图片

  阅读推广同样亮点频出,跨学科阅读课、“亲友团混龄”读书会等创新活动让书香弥漫校园。此外,陈秋香推进科学教育,陈形助力提升中考体育成绩,大坪中心小学打造“以学为中心”课堂,陈天兰、潘江愉课题成功立项,为教育创新注入动能。


汇聚力量  整合资源暖校园

  支教教师化身资源纽带,积极链接社会力量。陈天兰协调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南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业,捐赠电脑109台、打印机1台、书籍数千本、体育器材若干,并联合天河区学校家长及广东狮子会,帮扶近百个困难家庭,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35万元;陈形联动天河区东圃学校策划捐赠跳绳设备;黄腾蛟捐赠办公用品与图书;李朝源携爱心企业捐赠体育器材;温玉婷、钟小云捐赠图书文具。点滴爱心汇聚成河,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让教育温度在兴宁校园持续传递。

  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批广州天河星火支教队,在陈天兰、马婷婷两位队长的带领下,以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的教育情怀、教育担当、教育家精神,融进兴宁教育,融入宁江大地。此次结对帮扶,是教育情怀的双向奔赴,更是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

  支教团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下,继续深化“青蓝工程”,拓展多维帮扶模式,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在兴宁大地续写教育帮扶的动人篇章。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广州天河与梅州兴宁的结对支教:以爱为笔书写教育均衡发展新篇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掌上梅州
发布时间:2025-07-08

  去年8月,来自广州市天河区的15名支教教师奔赴兴宁,扎根12所学校。一年来,在教学、德育、教研等多领域深耕细作,依托兴宁市级平台开展系列重磅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帮扶使命,为兴宁教育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图片

多方联动  市级平台赋能教育新生态

  市教师发展中心充分发挥资源整合优势,携手天河支教团队搭建高质量教育交流平台。目前已累计开展市级以上活动超10场,引进近40名省内名师名校长资源,覆盖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综合实践等全学科领域。

  从名师示范课、专题讲座到教研论坛,一场场教育盛宴轮番上演,吸引全市各学段教师踊跃参与。这些活动形成辐射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教育帮扶矩阵,搭建起城乡教育资源互通的坚实桥梁,推动优质教育理念在兴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德育润心  培根铸魂育新人

  支教教师以德育为育人基石,通过多样化活动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沃土。国旗下30余次主题演讲,涵盖习惯养成、安全教育等内容;校园中特色活动精彩纷呈。

图片

  陈天兰在大坪中心小学组织“成长礼”与“经典诵读”,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心;马婷婷在锦绣学校开设女生青春期课堂与心理辅导;孙丽在大坪中学开展女生心理健康讲座;邱子鹰以环保演讲传播绿色理念;陈凤仪开展青春期主题班会;陈形组织“鲜花献英烈”活动传承红色基因……

  此外,支教教师深入200多个家庭家访,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让德育如春风化雨滋养学生精神世界。


教研赋能  深耕课堂促成长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阵地,市教师发展中心精心搭建交流平台,先后组织了2025第四届“天河·兴宁”小学教改开放周、送教送培、名师工作室联合研修及第二届兴宁市小学全学科阅读主题活动。

图片

  15位支教教师足迹遍布兴宁市中学、小学。累计开展97节公开课、51场讲座,覆盖了小学各门学科。他们将天河教育经验移植兴宁并创新实践:陈天兰、陈形定制阅读与体育提升课程;马婷婷开设全校音乐大课;李朝源推广花样跳绳;吴慧玲带来圆圈班会新模式;潘江愉落地前沿综合实践课程;温玉婷、陈琢玉创新低年级识字教学 ;陈志伟以生活化数学课堂带来新思考;陈秋香扎根乡土开展科学教学;邱子鹰、钟小云的语文教学激发教研活力;黄腾蛟深耕乡村小学体能训练课……

  “天河·兴宁青蓝工程”同样成效显著,15名支教教师结对45名当地教师,开展新课标解读、AI教学应用等培训。李朝源指导青年教师获梅州市体育教学技能一等奖,温玉婷辅导教师获省级阅读教学论文奖,为两地教育协同发展筑牢根基。


多元育人  特色活动绽光彩

  支教教师以特色活动推动“五育”并举。黄腾蛟组建跳绳队、策划趣味运动;陈天兰发起“同一蓝天下,共读好书行”;陈形打造“武术操+跑操”大课间;李朝源掀起花样跳绳热潮……

图片

  阅读推广同样亮点频出,跨学科阅读课、“亲友团混龄”读书会等创新活动让书香弥漫校园。此外,陈秋香推进科学教育,陈形助力提升中考体育成绩,大坪中心小学打造“以学为中心”课堂,陈天兰、潘江愉课题成功立项,为教育创新注入动能。


汇聚力量  整合资源暖校园

  支教教师化身资源纽带,积极链接社会力量。陈天兰协调华南理工大学、中国船舶工业物资华南有限公司等高校及企业,捐赠电脑109台、打印机1台、书籍数千本、体育器材若干,并联合天河区学校家长及广东狮子会,帮扶近百个困难家庭,累计捐赠物资价值超35万元;陈形联动天河区东圃学校策划捐赠跳绳设备;黄腾蛟捐赠办公用品与图书;李朝源携爱心企业捐赠体育器材;温玉婷、钟小云捐赠图书文具。点滴爱心汇聚成河,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更让教育温度在兴宁校园持续传递。

  市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第四批广州天河星火支教队,在陈天兰、马婷婷两位队长的带领下,以不需要你认识我,不渴望你知道我的教育情怀、教育担当、教育家精神,融进兴宁教育,融入宁江大地。此次结对帮扶,是教育情怀的双向奔赴,更是教育智慧的深度交融。

  支教团队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市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的支持下,继续深化“青蓝工程”,拓展多维帮扶模式,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在兴宁大地续写教育帮扶的动人篇章。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