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兴宁市人民政府
www.xingning.gov.cn
网址支持IPV6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繁体版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合水镇:“栽管并重”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字体:  ]

  近年来,合水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乡村绿化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续创新管护机制,压实责任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乡村绿化从“增绿量”向“提品质”迈进,描绘出了“村新、路绿、景美”的绿美乡村新画卷。

图片

图片

  走进合水镇罗陂村,一幅绿意盎然的乡村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高大挺拔的绿树列队而立,枝叶随风摇曳;村落中,龙眼、桃树、李树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的庭院更是成了微型花园姹紫嫣红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一户一景”的庭院绿化格局已然形成。放眼望去,村庄与绿色植被相互交融,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这份绿意盎然的背后,是合水镇对绿化管护难题的积极破局。

图片

  合水镇人大副主席 张志伟表示,过去由于苗木种养经验不足,新栽种的苗木缺乏常态化浇水、防虫、除杂草等养护措施,导致成活率不高,不仅浪费资金,还让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近年来,我们重点在乡村绿化的责任落实、苗木的管护模式上做了优化,树木成活率显著提升。2025年,合水镇共投入各类绿化资金约79.4958万元,种植茶树、龙眼、桃树、李树等各类苗木2.5万株,在绿美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种树不是终点,而是生态管理的起点。”在推进乡村绿化过程中,合水镇不断探索创新管护机制,为乡村的绿意长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罗陂村作为合水镇绿化工作的排头兵,也积极践行创新管护模式,为全镇绿化管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图片

  罗陂村党支部书记 罗健洪表示,一是落实定期巡查管护,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并列入村规民约。要求巡护员每月巡查两次以上,针对倒伏株、死株、病虫害等及时上报村委,由村委实地采取选择性的处置。二是组织培训,对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等进行绿化管护培训,掌握相关抚育技术措施和大力宣传及发放乡村绿化管护资料。三是落实后期管护工作,种植后三个月追肥一次,春夏两季每月进行除草、松土一次,秋冬两季每季度进行除草、松土两次。对种植苗木缺水时及时进行浇水,积水时及时排水。

图片

  创新管护机制筑牢根基,精细化管护则为乡村绿化装上“智慧引擎”。在合水镇罗陂村,“一树一策”的精细化管护策略成为乡村绿化的制胜法宝。

  据悉,合水镇以增绿、用绿、活绿为目标,扎实推进管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确保新栽树木“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绿一片”,切实做好苗木管护“后半篇文章”,“栽管并重”的绿化模式获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

  合水镇人大副主席 张志伟表示,一是坚持“栽管并重、网格引领”的绿化管护机制,将全镇划分为21个绿化管护区域,由村“两委”干部分片负责苗木管护工作,每周开展1次管护巡查。二是通过“以果养绿”,激发群众管护内生动力,立足群众需求,引导村民种植桃树、李树等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果树。三是坚持长效管护,全镇新栽植的2.5万株苗木,在精细化管护下,巩固绿化成果,成活率达98.8%。下来,合水镇将持续深化乡村绿化长效管护机制,让每一片绿意都能茁壮成长,为合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营造绿美环境。

  

首页 > 今日兴宁 > 政务要闻
合水镇:“栽管并重”绘就乡村生态新画卷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兴宁市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7-09

  近年来,合水镇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把乡村绿化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持续创新管护机制,压实责任体系,强化技术支撑,推动乡村绿化从“增绿量”向“提品质”迈进,描绘出了“村新、路绿、景美”的绿美乡村新画卷。

图片

图片

  走进合水镇罗陂村,一幅绿意盎然的乡村生态画卷徐徐展开。宽阔整洁的村道两旁,高大挺拔的绿树列队而立,枝叶随风摇曳;村落中,龙眼、桃树、李树错落有致家家户户的庭院更是成了微型花园姹紫嫣红与白墙黛瓦相映成趣,“一户一景”的庭院绿化格局已然形成。放眼望去,村庄与绿色植被相互交融,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这份绿意盎然的背后,是合水镇对绿化管护难题的积极破局。

图片

  合水镇人大副主席 张志伟表示,过去由于苗木种养经验不足,新栽种的苗木缺乏常态化浇水、防虫、除杂草等养护措施,导致成活率不高,不仅浪费资金,还让生态效益大打折扣。近年来,我们重点在乡村绿化的责任落实、苗木的管护模式上做了优化,树木成活率显著提升。2025年,合水镇共投入各类绿化资金约79.4958万元,种植茶树、龙眼、桃树、李树等各类苗木2.5万株,在绿美生态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种树不是终点,而是生态管理的起点。”在推进乡村绿化过程中,合水镇不断探索创新管护机制,为乡村的绿意长存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罗陂村作为合水镇绿化工作的排头兵,也积极践行创新管护模式,为全镇绿化管护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图片

  罗陂村党支部书记 罗健洪表示,一是落实定期巡查管护,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并列入村规民约。要求巡护员每月巡查两次以上,针对倒伏株、死株、病虫害等及时上报村委,由村委实地采取选择性的处置。二是组织培训,对全体村干部、党员、村民小组长、群众代表等进行绿化管护培训,掌握相关抚育技术措施和大力宣传及发放乡村绿化管护资料。三是落实后期管护工作,种植后三个月追肥一次,春夏两季每月进行除草、松土一次,秋冬两季每季度进行除草、松土两次。对种植苗木缺水时及时进行浇水,积水时及时排水。

图片

  创新管护机制筑牢根基,精细化管护则为乡村绿化装上“智慧引擎”。在合水镇罗陂村,“一树一策”的精细化管护策略成为乡村绿化的制胜法宝。

  据悉,合水镇以增绿、用绿、活绿为目标,扎实推进管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确保新栽树木“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绿一片”,切实做好苗木管护“后半篇文章”,“栽管并重”的绿化模式获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

  合水镇人大副主席 张志伟表示,一是坚持“栽管并重、网格引领”的绿化管护机制,将全镇划分为21个绿化管护区域,由村“两委”干部分片负责苗木管护工作,每周开展1次管护巡查。二是通过“以果养绿”,激发群众管护内生动力,立足群众需求,引导村民种植桃树、李树等兼具生态与经济效益的果树。三是坚持长效管护,全镇新栽植的2.5万株苗木,在精细化管护下,巩固绿化成果,成活率达98.8%。下来,合水镇将持续深化乡村绿化长效管护机制,让每一片绿意都能茁壮成长,为合水“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营造绿美环境。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