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和梅州市关于“网络强村”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工作部署,今年7月,兴宁市积极谋划,在深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制定出台《兴宁市“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实施方案》,以“互联网+”为抓手,从直播间打造、乡土人才培育、产业融合推广等多维度精准发力,推动数字技术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用“互联网+”培育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农人,打造“网络强村”兴宁示范样板,让“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流量变农资”成为现实,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大力建设移动直播矩阵
今年7月以来,兴宁坚持“摸实情、育新点、强管理”三步走策略,对具备固定场所、专业人员与齐全设备的直播间精准登记,确保底数清晰,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辖区产业特色、交通条件与网络覆盖情况,积极引导基础较好的企业培育新直播间,推动直播间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农业企业、家庭种养基地等场所共建共享,创新设立“移动直播间”,让田间地头成为农特产品展示的“天然舞台”,实时呈现作物生长、生产全过程。至目前已形成覆盖多产业、布局合理的直播间矩阵,为农产品推广搭建优质平台。 精心培育乡土网红队伍 兴宁聚焦村干部、返乡青年、非遗传承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等重点群体,完成首轮“乡土网红”摸底登记,将遵纪守法、热心公益、内容积极且有粉丝基础的人才纳入培育体系。通过“传帮带”机制与直播间建设有机结合,系统培育出一批懂技术、善传播、接地气的乡土网红队伍。 为提升专业能力,兴宁还依托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联合广东财经大学、省互联网协会等资源,开展针对性直播培训,从带货技巧、卖点挖掘、话语撰写到短视频制作,全方位提升网红带货能力,更择优推荐人才参加全省网红大培训,逐步形成“培育一个人、带动一个村”的示范效应,为乡村传播注入鲜活力量。 深耕产业融合与品牌推广 近日,一场以“茗香传千里·径南茶韵新”为主题的“兴宁单丛茶”品牌推介暨“网络强村”助力农产品出村进城活动在径南镇举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27个直播间同步开播,推广茶叶、水果、酒类、丝苗米等农特产品,1天时间累计吸引310万网友观看,线上线下当日成交近330万元,近五天所有新增成交额达56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活动还首次发布主题曲《山径茶香》,以艺术形式传递茶文化魅力,一批本土网红主播获授牌,强化新媒体营销力量,这是兴宁建设“网络强村”助力“百千万工程”工作交出的亮眼答卷。 同时,兴宁还积极组织“乡土网红”探镇探村。今年7月以来组织多名网络主播,共创作推出探镇探村短视频约50多个,通过挖掘镇村农文旅资源,策划特色网络活动,推动网红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供销社合作,创响“兴宁字号”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争取流量帮扶,借助大流量提升兴宁农产品品牌曝光度与市场影响力。 下一步,兴宁市将持续深化“网络强村”建设,围绕短视频创作、人才梯队培养、产业深度融合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扩大数字技术的应用场景,持续加力打造可复制的“网络强村”兴宁样板,让数字红利持续赋能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播与民生改善,助力兴宁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