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兴宁市永和镇抓住持续晴好的适宜天气,结合“新增绿化一张图”工作,在蓝排村组织开展“千村增绿”植树绿化活动。 田野间、道路旁、农房边,村民、镇村干部、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等一起挥舞锄头,挖坑、种树、浇水,冬日暖阳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实践正在兴宁市永和镇火热进行着。 据悉,近年来,永和镇党委、政府按照省、梅州市和兴宁市关于绿美生态建设工作部署,坚持把乡村绿化工作作为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方式,推动党员群众和省地方志办、广东联通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及社会力量投身乡村绿化一线,构建多方联动、全民参与的绿美乡村建设格局。 围绕“绿美乡村”建什么、怎么建、建成什么等关键问题,永和镇党委、政府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镇、村干部入户实地走访调研,充分挖掘“边角地”、空闲地、“四旁五边”、房前屋后可用地等。短短一个月,仁里、蓝排、长安、锦洞、振兴、永生等5个村已平整约50亩可用地,其他村也正紧锣密鼓平整土地,结合村民生活生产的需求,提供树苗引导群众在自家庭院及房前屋后种植沃柑、沙田柚、茶树等经济林果,打造“小果园”“小菜园”。 永和镇按照“以点带面、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将新寨、仁里、蓝排三个村连带打造绿化示范带。其中,新寨村利用好“四旁”“五边”植绿增绿等方式,不断改善村容村貌;仁里村打造出入村庄的景观道,在乡道旁种植红檵木、茶花,利用小微空间打造“小果园”“小菜园”;蓝排村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平整土地4亩,开展“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植树活动,种植沃柑、李树、油茶等经济林木700棵,打造成片经济林。 同时,按照村庄“新增绿化一张图”的工作要求,永和镇召开“乡村绿化一张图”工作动员会暨业务培训会,秉持宜树则树、宜草则草、宜花则花、宜果则果的原则,从实际情况和村民需求出发,全镇2个“百千万工程”建设典型村(新寨、仁里)和第三批拟培育典型村(沙坪、三枫、成鹊)已完成《2025年乡村绿化规划》,非典型村全部完成2025年度绿美乡村规划图和2025年乡村绿化苗木明细表,明确了在哪种、种什么、种多少等关键问题,形成以房前屋后绿化为点、村主干道绿化为线、公共绿地为面的乡村绿化格局。 对照乡村绿化要求,结合近期摸底掌握情况,永和镇2025年计划植树22000棵(平均每村种880棵),第二批“百千万工程”建设典型村仁里村和第三批拟培育典型村沙坪、成鹊、三枫完成人均1棵树的目标。目前,已落实树苗16000棵。 下一步,永和镇将持续深入发动党员群众和社会各界参与绿美兴宁生态建设,开展“认种认养、捐资捐苗”等活动,千方百计筹措植绿护绿资金,为乡村绿化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持续深入挖掘镇村的植绿空间,清理“边角地”、空闲地、“四旁五边”可用地等,通过种植龙眼、李树、柚树等经济果树增收。发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家庭参与“美丽庭院”建设,布局打造美丽庭院精品村、精品带、精品区,以庭院“小美”助力乡村“大美”,推动永和绿美乡村建设,共同谱写“百千万工程”的兴宁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