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网站支持IPV6  丨     丨   繁體  丨   RSS订阅
兴宁市人民政府
www.xingning.gov.cn
网址支持IPV6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繁体版 RSS订阅
首页 > 今日兴宁 > 乡镇风采

党建引领聚民心 党员提案促发展——刁坊镇构建党员建言献策新机制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 本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字体:  ]

  在刁坊镇郑江村党群服务中心,支部书记曾永威正以党员身份认真填写《党员提案表》。他建议盘活村资金、资产与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立由郑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全额控股的强村公司。通过刁坊镇创新推行的党员提案制度,仅用一个月就落地见效。

  自成立后,强村公司紧密结合乡村绿化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向其他村(居)供应树苗,不仅满足了周边地区绿化建设的需求,还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至目前合计卖出树苗600多颗,营业额达到8万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这种党员建言献策的新模式,正在刁坊镇掀起基层治理的“头脑风暴”。

图片1.png

  制度创新构建民主平台

  2025年1月实施的《刁坊镇党员提案制度实施方案》,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该制度明确要求每个党支部年度提交不少于2份高质量提案,通过“征集-审核-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党员智慧转化为施政成果。镇党委组织委员刘嘉盛介绍:“我们设立分类办理、双轨公示、满意度评估等机制,既保障党员权利,又压实办理责任。”

  联系群众激发制度活力

  为切实增强党员提案制度的生命力与实效性,镇党委以“四个万家”行动为载体,结合“周二联系日”工作机制,构建起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精准化收集民意、系统化解题破难的工作闭环。党员干部每周二下沉网格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提案方向”与“群众呼声”深度绑定。例如瑶岗村党支部突破传统会议形式,在田间地头、榕树头下、农户院中灵活召开“民情恳谈会”,收集到不少群众关于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金点子”,涉及闲置资源盘活的具体建议;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瑶岗村在乡村道路“单改双”、狭窄道路设置会车点等建议被纳入村级提案库,形成“村民点单-党员接单-支部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

  典型案例彰显制度效能

  在新兴村,党员提出的“土地流转提质增效”建议被纳入村重点提案。通过整合零散耕地,引入农业龙头企业,该村成功再流转土地120亩,闲置土地基本完成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和蔬菜基地。支部书记何春文算起经济账:“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804亩,村集体通过管理服务年增收4万元,带动村民每年共增收约25万元。”

图片2.png

  圩东村党支部的实践印证了制度执行力。针对党员练菊英反映的白水塘旁的便民椅损坏问题,张小红书记立即带着支委委员来到白水塘查看,确实存在损坏现象,当场就决定立案,指定管片干部罗红进为负责人,跟进提案落实情况。3个工作日后,崭新的座椅又出现在白水塘边,村民满意度提升至95%。

图片3.png

  闭环管理确保落地见效

  制度实施过程中,刁坊镇建立起立体化督办体系。镇纪委与党建办组建联合督查组,每季度开展实地检查,对进展缓慢的3个部门进行约谈。考核激励机制更是激发基层活力,将提案办理成效纳入党支部年度考核,对优秀提案人及承办部门给予表彰;对敷衍塞责的部门约谈问责‌。

  数据显示,制度试行至今共收到提案13件,办结率达76.9%,2件重点提案已转化为下一步施政举措。镇党委书记陈君辉表示:党员提案制度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既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又提升了决策科学化水平,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下来,镇委党校将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策文件、调研方法,确保提案既“接地气”又“有高度”。‌

  行走在刁坊镇的田间地头,党员提案制度激发的治理活力处处可见。从便民设施的完善到产业项目的落地,从生态保护的创新到文化传承的突破,这项制度正以实践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样本。随着制度持续优化,刁坊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篇章愈发精彩。


首页 > 今日兴宁 > 乡镇风采
党建引领聚民心 党员提案促发展——刁坊镇构建党员建言献策新机制
阅读次数:- 信息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25-03-19

  在刁坊镇郑江村党群服务中心,支部书记曾永威正以党员身份认真填写《党员提案表》。他建议盘活村资金、资产与资源,借鉴浙江“千万工程”,成立由郑江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全额控股的强村公司。通过刁坊镇创新推行的党员提案制度,仅用一个月就落地见效。

  自成立后,强村公司紧密结合乡村绿化重点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强村公司多元化的经营模式,通过向其他村(居)供应树苗,不仅满足了周边地区绿化建设的需求,还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至目前合计卖出树苗600多颗,营业额达到8万多,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这种党员建言献策的新模式,正在刁坊镇掀起基层治理的“头脑风暴”。

图片1.png

  制度创新构建民主平台

  2025年1月实施的《刁坊镇党员提案制度实施方案》,将党内民主建设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该制度明确要求每个党支部年度提交不少于2份高质量提案,通过“征集-审核-落实-反馈”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党员智慧转化为施政成果。镇党委组织委员刘嘉盛介绍:“我们设立分类办理、双轨公示、满意度评估等机制,既保障党员权利,又压实办理责任。”

  联系群众激发制度活力

  为切实增强党员提案制度的生命力与实效性,镇党委以“四个万家”行动为载体,结合“周二联系日”工作机制,构建起党员干部常态化联系群众、精准化收集民意、系统化解题破难的工作闭环。党员干部每周二下沉网格一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将“提案方向”与“群众呼声”深度绑定。例如瑶岗村党支部突破传统会议形式,在田间地头、榕树头下、农户院中灵活召开“民情恳谈会”,收集到不少群众关于集体经济提质增效的“金点子”,涉及闲置资源盘活的具体建议;在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瑶岗村在乡村道路“单改双”、狭窄道路设置会车点等建议被纳入村级提案库,形成“村民点单-党员接单-支部办单-群众评单”的闭环机制。‌

  典型案例彰显制度效能

  在新兴村,党员提出的“土地流转提质增效”建议被纳入村重点提案。通过整合零散耕地,引入农业龙头企业,该村成功再流转土地120亩,闲置土地基本完成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和蔬菜基地。支部书记何春文算起经济账:“目前全村共流转土地804亩,村集体通过管理服务年增收4万元,带动村民每年共增收约25万元。”

图片2.png

  圩东村党支部的实践印证了制度执行力。针对党员练菊英反映的白水塘旁的便民椅损坏问题,张小红书记立即带着支委委员来到白水塘查看,确实存在损坏现象,当场就决定立案,指定管片干部罗红进为负责人,跟进提案落实情况。3个工作日后,崭新的座椅又出现在白水塘边,村民满意度提升至95%。

图片3.png

  闭环管理确保落地见效

  制度实施过程中,刁坊镇建立起立体化督办体系。镇纪委与党建办组建联合督查组,每季度开展实地检查,对进展缓慢的3个部门进行约谈。考核激励机制更是激发基层活力,将提案办理成效纳入党支部年度考核,对优秀提案人及承办部门给予表彰;对敷衍塞责的部门约谈问责‌。

  数据显示,制度试行至今共收到提案13件,办结率达76.9%,2件重点提案已转化为下一步施政举措。镇党委书记陈君辉表示:党员提案制度让“金点子”变成“金钥匙”,既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又提升了决策科学化水平,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下来,镇委党校将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政策文件、调研方法,确保提案既“接地气”又“有高度”。‌

  行走在刁坊镇的田间地头,党员提案制度激发的治理活力处处可见。从便民设施的完善到产业项目的落地,从生态保护的创新到文化传承的突破,这项制度正以实践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样本。随着制度持续优化,刁坊镇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篇章愈发精彩。


站群导航
  • 党群部门
  • 政府部门
  • 乡镇街道
  • 梅州网站
  • 其他网站